[实用新型]地埋式智能车运行轨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1042.4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3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何顺兰;胡宏宇;楼一品;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元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运行 轨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涉及智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埋式智能车运行轨迹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标签内部的集成电路可以通过接收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进行驱动。RFID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即被唤醒,从而可以向阅读器发出数据。RFID技术被认为是影响未来的十大技术之一,目前已应用于很多领域,如钞票及产品防伪、身份证和电子门票、电子收费系统、物流管理、门禁系统等。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驾驶汽车需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注意力高度的集中无形中消耗了体能,出现疲劳驾驶,导致出现车祸之类的事故。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在汽车专用铁路上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申请号:200610074440.7],汽车的橡胶轮运行在线路中的路面上,钢轮运行在钢轨上,二者共同承载车辆的重量,车辆由钢轮导向,橡胶轮驱动;钢轨直接铺设或通过轨道板铺设在路面上。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客流物流成本大幅下降,但在已经规划成型的城市中得不到很好的实施,而且投入的成本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灵活性好,系统工作稳定且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地埋式智能车运行轨迹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系统包括若干埋设在道路沿线的RFID发射器和设置在智能车上的RFID接收器,所述的RFID接收器与智能车的控制器相连。这种方案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所需的地方,不但灵活性好而且效率也很高,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上述的地埋式智能车运行轨迹系统中,所述的RFID发射器埋设在道路的一侧或两侧。
在上述的地埋式智能车运行轨迹系统中,所述的埋设在道路同一侧的各个RFID发射器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地埋式智能车运行轨迹系统中,所述的RFID发射器设置在防护定位座中。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地埋式智能车运行轨迹系统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灵活性好,系统工作稳定且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RFI D发射器1、智能车2、RFID接收器21、控制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地埋式智能车运行轨迹系统,本系统包括若干埋设在道路沿线的RFID发射器1和设置在智能车2上的RFID接收器21,所述的RFID接收器21与智能车2的控制器22相连。
具体的,RFID发射器1埋设在道路的一侧或两侧。埋设在道路同一侧的各个RFID发射器1均匀分布。所述的RFID发射器1设置在防护定位座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RFID接收器21进入感应区域后,接收RFID发射器1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由RFID发射器1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RFID接收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控制器22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从而控制智能车根据RFID发射器1的轨迹自动运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RFID发射器1、智能车2、RFID接收器21、控制器2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元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元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1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