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聚乙烯纤维萃取槽的双升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0516.3 | 申请日: | 2012-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韩向前;聂海东;殷振胜;郅立鹏;陈继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13/02 | 分类号: | D01D13/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乙烯 纤维 萃取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聚乙烯纤维萃取槽的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聚乙烯纤维萃取槽的双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在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经常用到萃取槽,现有聚乙烯纤维萃取槽中的上下提升机构,由一套上下提升机构,带动一套从动辊将聚乙烯纤维浸入萃取槽中进行萃取,聚乙烯纤维在萃取初级阶段,其初生聚乙烯纤维强度弱、力学性能差,从而导致纤维容易断,容易缠绕到从动辊上,需要清理从动辊以后才可以继续生产,容易导致整个生产线停产,降低生产效率,增加制造成本。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纤维萃取槽的双升降机构,使整个聚乙烯纤维生产线不会因聚乙烯纤维断丝、绕辊而停产,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聚乙烯纤维萃取槽的双升降机构,其包括横向布置的主动辊与竖直布置的第一提升拉杆,其中,该第一提升拉杆的下端设置有与主动辊相平行的第一从动辊,该第一从动辊配置有一备用从动辊,该备用从动辊上设置有第二提升拉杆,第一从动辊处于主动辊下方状态,备用从动辊处于备用状态,聚乙烯纤维绕在主动辊与第一从动辊之间。
所述的双升降机构,其中,萃取槽内设置有多个双升降机构,萃取槽上配置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伞齿轮与一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通过第二伞齿轮与对应主动辊相连接,用于控制主动辊转动。
所述的双升降机构,其中,第一提升拉杆与第二提升拉杆均配置有用于控制对应提升拉杆升降的提升电机。
所述的双升降机构,其中,上述第一从动辊与备用从动辊的两端均采用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聚乙烯纤维萃取槽的双升降机构,为第一从动辊配置一备用从动辊,当聚乙烯纤维缠绕在第一从动辊上时,可以将第一从动辊提升上来,然后将备用从动辊落下,使聚乙烯纤维绕在主动辊与备用从动辊之间,保证了聚乙烯纤维萃取的正常运行,使整个聚乙烯纤维生产线不会因聚乙烯纤维断丝、绕辊而停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聚乙烯纤维萃取槽的双升降机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聚乙烯纤维萃取槽的双升降机构,如图1所示的,其包括横向布置的主动辊1与竖直布置的第一提升拉杆2,比如可以采用主动辊1与第一提升拉杆2呈垂直布置的技术形式。并且该第一提升拉杆2的下端设置有与主动辊1相平行的第一从动辊3,该第一从动辊3配置有一备用从动辊4,该备用从动辊4上设置有第二提升拉杆5,第一从动辊3处于主动辊1下方状态,聚乙烯纤维绕在主动辊1与第一从动辊3之间,而备用从动辊4处于备用状态,当第一从动辊4上缠绕有聚乙烯纤维时,则形成第一从动辊3向上升起,而同步的备用从动辊4向下运动,保证了萃取槽的连续进行,并且可以在第一从动辊4上升以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尤其使整个聚乙烯纤维生产线不会因聚乙烯纤维断丝、绕辊而停产,降低了生产聚乙烯纤维的成本。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双升降机构设置在萃取槽6内,萃取槽6上配置有驱动电机7,该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伞齿轮8与一传动轴9相连接,传动轴9通过第二伞齿轮10与对应主动辊1相连接,用于控制主动辊1转动,主动辊1连续均匀转动,从而使聚乙烯纤维在多个主动辊1与对应第一从动辊3之间连续运行。并且采用伞齿轮的连接方式,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传动精度高,稳定性强的优点。
更进一步的,第一提升拉杆2与第二提升拉杆5均配置有用于控制对应提升拉杆升降的提升电机11,提高了对第一提升拉杆2与第二提升拉杆5的控制。
更进一步的,第一从动辊3与备用从动辊4的两端均采用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动轴承,使第一从动辊3或备用从动辊4的转动更灵活、平稳,能够有效的避免溶剂的腐蚀,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运行的稳定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0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拉杆天线
 - 下一篇:双色屏同步调光汽车仪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