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镜手术模拟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0312.X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3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薛洪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洪喜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模拟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教学用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腔镜手术的模拟训练。
背景技术
腹腔镜已有100年的发展历程,自1987年法国人Mouret进行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始,腹腔镜经过与高科技产品的电视摄像系统、手术专用器械等结合开创了腹部手术的新型而理想的途径,是微创外科的典型代表。这种手术一面世,因为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的特点,很快就受到病人和医生的欢迎,并广泛应用于胆囊、胃、结直肠、食管、肺脏手术及妇科等诸多领域。目前,发达国家,总手术的70%左右是通过腔镜完成;在中国的高等级医院,亦有30%~40%的手术是通过腔镜完成,而且这种比例呈迅速上升的趋势。腔镜手术的操作与常规手术操作的原理和目的基本相同,但远距离通过长杆操作及非直视手眼配合却是常规手术操作所不具备的技能。临床训练中,往往使用一个带孔的箱体代替人体进行训练,但是该种训练装置存在以下缺陷:①缺乏光源和摄像装置,难以模拟出相似的视觉感受;②仅仅能够训练基本缝合、打结及手术操作,但对实际手术操作中的脏器充盈不能模拟出来,与实际人体腔镜手术中的感觉、出现的困难和操作技巧相去甚远,故不能非常真实地模拟腔镜手术过程;③不能进行阶段性针对性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进行阶段性训练的腔镜手术模拟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镜手术模拟训练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有戮孔,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置有摄像头、光源、仿人体器官、托盘,所述的摄像头连接监视器。
上述的仿人体器官为空腔,空腔连接有充气孔,充气孔暴露于壳体表面。
上述的托盘上有固定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可高度模拟腹腔镜的操作空间和环境,以及视觉感受。
2、可以进行阶段性训练。
3、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壳体1上开有戮孔2,壳体1内安置有摄像头3、光源4、仿人体器官5、托盘6,所述的摄像头3连接监视器。仿人体器官5为空腔,空腔连接有充气孔,充气孔暴露于壳体1表面,可以连接充气装置8。所述仿人体器官5可根据外科或者妇科选择相应的外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图1中仿人体器官5为未充气状态。托盘6上有固定扣9。
使用时:打开光源4,连接摄像头3和监视器,再调整摄像头3至显示手术野的角度,从戮孔2中置入腔镜器械7进行训练。初期训练,仿人体器官5处于放气,在托盘6上练习夹持物品、缝合、打结、上钦夹等基础动作;中期训练,仿人体器官5处于充盈状态,可以模仿腹腔环境,进行分离、钳夹、止血、吻合、缝合、结扎等技术动作的训练;后期训练,仿人体器官5放气回缩,在托盘6上用固定扣9固定实验动物,进行活体训练,为提高腹腔镜手术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洪喜,未经薛洪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0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