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健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0098.8 | 申请日: | 2012-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恩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恩广 |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04 |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器材,特别是一种可实现锻练腰部、腹部和腿部力量的多功能健身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的整体素质却不断下降,为了适应日渐减少的运动场地及时间,愈来愈多的人会利用室内的运动健身器材来进行运动维护身体的健康。为了满足室内健身的要求,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层出不穷,不断推向市场。但目前市场的健身器材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主要以多功能健身器材为主,其缺点是体积大、价格昂贵,一般在运动健身场所才会配备,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普及使用,而且主要针对使用者的手部及腿部进行运动锻练,用于锻炼腰部和腹部力量的简易健身器材不多;针对现代人目前长时间处于坐姿现态,腰部及腹部容易屯积脂肪,若不能适时地进行针对性锻练,很容易会因过于肥胖而影响其身体健康,因此急需一种家庭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而且能锻练腰部、腹部和腿部力量,达到保健作用的家用健身器材。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专门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健身器材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对腰部、腹部和腿部锻炼效果好、适合家庭使用的多功能健身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包括前基架6、后基架5、坐垫2、铰轴4和弹簧8,所述后基架5通过铰轴4铰接在所述前基架6上,所述铰轴4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凹槽9,所述弹簧8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基架6和后基架5上,当所述后基架5受力向后运动时,所述弹簧8可沿着所述弹簧凹槽9伸长,所述坐垫2与所述前基架6固定连接。
所述后基架5两侧分别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安装有扶手架12。
所述后基架后端设有螺纹孔,用于安装带有第三海绵轮14的第一支架13。
所述支架13上并排设有多个孔32。
所述前基架6前端安装有第一海绵轮1,所述前基架6后端安装有第二海绵轮7。
所述前基架6两侧各设有扶手3。
所述后基架5上设有高弹力纤维滚轮10。
所述前基架6背面固定安装有工字型槽31。
所述工字型槽31上设有一排孔,可连接带有第四海绵轮32的第二支架30。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变换就可实现多种功能,达到综合锻炼身体的目的,并可折叠收拢,以节省储物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健身器用作挺腰器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健身器用作仰卧起坐器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健身器用作走步机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健身器折叠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多功能健身器,包括前基架6、后基架5、坐垫2,铰轴4,弹簧8,后基架5通过铰轴4铰接在前基架6上,铰轴4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凹槽9,弹簧8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基架6和后基架5上,当后基架5受力向后运动时,弹簧8可沿着弹簧凹槽9伸长;坐垫2与前基架6固定连接;后基架5两侧各设有一个立柱,立柱上可安装有一个扶手架12;后基架后端设有两个螺纹孔,可安装一个带有第三海绵轮14的第一支架13,第一支架13上并排设有多个孔32;前基架6前端安装有两个第一海绵轮1,前基架6后端安装有两个第二海绵轮7,前基架6两侧各设有一个扶手3;后基架5上设有多组高弹力纤维滚轮10。
该结构状态的功能为挺腰器,使用时,如图1所示摆放在地面上,用第一海绵轮1和第二海绵轮7支撑地面,人坐在坐垫2上,背靠着后支架5,颈部靠在第一支架13的海绵轮14上,因为第一支架13的高度可通过螺丝11调节,所以能使不同高度的人都能舒适的把颈部靠在海绵轮14上,手握住扶手3,脚支撑地面,然后背部发力向后靠,后支架5会以铰轴5为轴心随着身体向后倒。前支架6上设有限位槽,使后支架5会有一个最大的行程。当后支架5向后运动时,弹簧8被拉伸,并具有回弹力,而人体需要用腰部和腹部的力量,来克服弹簧的回弹力才能使后支架向后运动,从而达到锻炼腰部和腹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恩广,未经程恩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0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钻孔硬岩气动凿岩机
- 下一篇: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出入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