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滤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0010.2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叶扬;周宝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滤组件。
背景技术
超滤是一种以筛分为分离原理,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过滤精度在0.005-0.01μm范围内,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及高分子有机物质。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分离、浓缩、提纯。超滤过程无相转化,常温下操作,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尤为适宜,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酸碱和耐氧化性能,能在60℃以下,pH为2-11的条件下长期连续使用。超滤膜按结构型式分为板框式(板式)、中空纤维式、纳米膜表超滤膜、管式、卷式等多种结构。其中,中空纤维超滤膜是超滤技术中最为成熟与先进的一种形式。中空纤维外径0.4-2.0mm,内径0.3-1.4mm,中空纤维管壁上布满微孔,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茶汤提取过滤用超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茶汤提取过滤用超滤组件采用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结构对茶汤进行过滤,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结构是一种将茶汤打入到中空纤维膜的膜丝1′中,然后茶汤渗透出膜丝1′,在膜丝1′的过滤作用下实现茶汤的过滤。
但是采用这种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结构的超滤组件,在进行过滤作业时,茶汤中的细小杂质及大分子蛋白质、果胶等容易堵塞于膜丝1′内,而且不容易被清洗出来,从而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茶汤提取过滤用超滤组件中膜丝容易阻塞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超滤组件,该超滤组件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茶汤提取过滤用超滤组件中膜丝容易阻塞问题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滤组件,用于对液体的过滤,包括外壳体、中空纤维膜和第一密封件,所述外壳体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中空纤维膜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中,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膜丝为管状结构,所述膜丝的一端开设有滤液出口另一端封闭,所述膜丝插入到所述第一密封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中并封闭所述出液口,所述膜丝的滤液出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外壳体的出液口的开口方向一致。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中并封闭所述进液口,所述膜丝插入到所述第二密封件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滤组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对茶汤进行过滤的组件,包括外壳体、中空纤维膜和第一密封件,外壳体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中空纤维膜设置于外壳体中,中空纤维膜的膜丝为管状结构,膜丝的一端开设有滤液出口另一端封闭,膜丝插入到第一密封件中,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外壳体中并封闭出液口,为了解决膜丝容易阻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膜丝的结构设计做出了如下改进:膜丝的滤液出口的开口方向与外壳体的出液口的开口方向一致。该结构设计能够使得茶汤原液于膜丝的外丝进入到膜丝的内部,然后从膜丝的滤液出口流出,从而实现茶汤的过滤。采用该结构设计,由于未处理的茶汤在膜丝外流动,茶汤中的细小杂质及大分子蛋白质、果胶等就会截留在膜丝外,同时在高速流动的茶汤的带动和冲刷下,截留在膜丝外杂质及大分子蛋白质、果胶等会被带出膜组件外,从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茶汤提取过滤用超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超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膜丝1′;
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外壳体1;
膜丝2;滤液出口2a;
第一密封件3;
进液口a;出液口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超滤组件,该超滤组件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茶汤提取过滤用超滤组件中膜丝容易阻塞问题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超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0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