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涡流式虹吸雨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9618.3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裕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济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 虹吸 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虹吸排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各大车间厂房的屋面、地铁以及一些重要建筑屋面的反涡流式虹吸雨水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虹吸式雨水斗种类繁多、各有利弊;现有的雨水斗结构简单且不够完善,不同降雨汇水条件下产生虹吸现象的速度也不一,而且现有的雨水斗将水气一起吸入雨水斗,虹吸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改变雨水在进水口的流态及淹没深度、使其不产生立轴旋涡的雨水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涡流式虹吸雨水斗,包括虹吸雨水斗底盘、压环以及反涡流导流罩,所述反涡流导流罩固定设置于所述虹吸雨水斗底盘上边沿,所述压环设置于虹吸雨水斗底盘和反涡流导流罩之间,在所述反涡流导流罩的顶部周向设置有顶部叶片,其底部外周向倾斜式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底部叶片。
所述底部叶片间隔式分布在反涡流导流罩的底部。
所述底部叶片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75°。
所述底部叶片顺时针旋转式排布,其每个底部叶片均右倾。
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反涡流功能,能很好的防止空气通过雨水斗入口处的水流带入整个系统,并在斗前水位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形成水封完全阻隔空气的进入,并使雨水平稳地淹没泄流进入排水管;本实用新型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天沟的积水深度,使屋面承受的雨水荷载降至最小,同时提高了雨水斗的额定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虹吸雨水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反涡流式虹吸雨水斗包括虹吸雨水斗底盘1、压环2以及反涡流导流罩3,反涡流导流罩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设置在虹吸雨水斗底盘1上,压环2设置在虹吸雨水斗底盘1的上边沿,反涡流导流罩3的顶部外周向设置有顶部叶片31,底部外周向倾斜式的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底部叶片32,底部叶片32间隔式分布在反涡流导流罩3的底部,并且底部叶片3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75°,即底部叶片32顺时针旋转式排布,其每个底部叶片32的右倾角度为15°~75°,雨水通过底部叶片32旋入雨水斗中。
根据经验公式确定雨水斗最小淹没深度:
hC=(VF1/4+F1/2)/2
式中,hC为最小淹没深度、V为进口断面流速、F为进口断面面积。
通过本实用新型改变雨水在进水口的流态及淹没深度,使其达到最小的淹没深度,使其不产生立轴旋涡,以避免吸入空气破坏管道内的负压,进而达到雨水斗水气分离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济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济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9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贴片式LED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敏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