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检测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9492.X | 申请日: | 2012-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4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电机天作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 地址: | 0445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来显示直流电气设备是否有48V-4800V电压存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压检测板是机车变流器中重要的检测安全部件之一,要求显示的电压范围宽,一般为48-4800伏,不能设置有辅助电源;耗能要低;体积还要小。现有技术是使用电阻串联指示灯实现的,电路存在约220VDC时亮灯,约220VDC时灭灯,超过了安全电压,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普通指示灯在接近额定电压时才显亮,不能确保被显示的设备不存在有高于安全电压的电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压检测板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直流高压电路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电压检测板,包括恒流电路、电流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被测电路经接线正端子与场效应管T1的漏极连接在一起,场效应管T1的栅极与三极管U1的集电极连接,在场效应管T1的漏极与场效应管T1的栅极之间连接有串连的电阻R2和电阻R3,在电阻R2与电阻R3之间的连接点与场效应管T1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稳压管W2,三极管U1的基极与场效应管T1的源极连接,在三极管U1的基极与稳压管W2的阴极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1,三极管U1的射极与场效应管T1的源极之间连接有串联的电阻R1和稳压管W3,在电阻R1和稳压管W3的连接点与场效应管T1的漏极之间连接有稳压管W1;电阻R1和稳压管W3的连接点与电容器C2的正极连接,电容器C2的负极通过稳压管W5与被测电路负端子连接,在电容器C2的正负极之间并联有稳压管W4,电容器C2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L1的正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1的负端与场效应管T2的漏极之间连接有电感器L,场效应管T2的源极与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在发光二极管二端并联有电容器C3,在电容器C2的正极与场效应管T2的漏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在电容器C2的正极与场效应管T2的栅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在场效应管T2的基极与单片机U3的7脚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4,单片机U3的7脚、6脚和5脚连接在一起,在稳压管W5的两端并联有电容器C5,电容器C5的正极与单片机U3的1脚连接,在电容器C5的正极与单片机U3的14脚之间连接有串联的电容器C6和电阻R5,在单片机U3的14脚与单片机U3的1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7,单片机U3的14脚与电容器C5的负极连接,单片机U3的12脚与8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6,单片机U3的12脚与电容器C5的负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W6,单片机U3的11脚与1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5。
在被测电路接线正端子与负端子之间连接有48-4800伏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电路中使用电压抑制二极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器、三极管、单片机等电子元器件组电子电路,供给发光二级管工作电流,克服了超过了安全电压指示灯才亮,对操作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满足了现场的技术和安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电机天作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济电机天作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9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高压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设备的双旋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