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复合砖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8090.8 | 申请日: | 2012-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4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竭婷;崔鑫龙;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竭婷 |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用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复合砖。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建筑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多采用先将砖块砌筑好,形成砖体层,然后将保温材料固定于砖体层上形成保温层,最后将装饰层粘附于保温层上形成装饰层的方法。这样的施工方法工序繁琐,工期较长,且保温层和装饰层的牢固度较差,易于出现脱落现象。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复合砖,它具有施工工序简单和工期较短,保温层和装饰层结合牢固,且单位重量较小的特点。进一步,它具有保温复合砖之间结合紧密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保温复合砖,包括砖体层,所述砖体层上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装饰层,且砖体层设有空心内腔。
所述隔热层的上、下边侧分别设有上凹槽、下凸榫,且上凹槽、下凸榫相配。
所述隔热层的左、右边侧分别设有左凹槽、右凸榫,且左凹槽、右凸榫相配。
所述砖体层为方块形,其尺寸为:190mm×190mm×190mm。
所述砖体层为方块形,其尺寸为:390mm×190mm×190mm。
所述砖体层中的空心内腔为并排设置的两个。
所述装饰层为铝塑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施工工序简单和工期较短,保温层和装饰层结合牢固,且单位重量较小。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复合砖的砖体层、保温层和装饰层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原有技术的先后进行砌筑砖体层、粘贴保温层、粘贴装饰层的复杂工序,一次砌筑即可。且保温层和装饰层直接结合于砖体层上,不易脱落。同时,砖体层内部设置空心内腔,从而具有较轻的重量。2、保温复合砖之间结合紧密。原因在于相邻保温复合砖之间采用四面凹凸槽插入式结合。3、成本低,且隔热、隔音、防水、防震效果较好。砖体层具有空腔,所用原料减少,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内部空腔的结构使所砌成的墙体内部具有空气,而空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防震功能。优化后,保温复合砖的隔热层采用四面凹凸槽插入式结合,在施工中进一步结合用胶质防水材料勾缝,可以较好的解决建筑墙体出现的“冷桥”现象,且墙体的隔热、隔音、防水、防震效果进一步增强。经对比,隔热能力为加气混凝土砌体的5~8倍、粘土砖的20~38.6倍、混凝土多孔砖的33~57倍,建筑节能可达到80%以上以及各类节能要求。4、利用推广。优化后,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复合砖设置了190mm×190mm×190mm和390mm×190mm×190mm等规格,这样的尺寸不仅利于该保温复合砖和原有的建筑砖的配合,而且利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复合砖本身之间的配合,便于进行标准化施工,从而利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保温复合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保温复合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保温复合砖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保温复合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C向视图;
图8是图6的D-D向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保温复合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保温复合砖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砖体层,11、空心内腔;2、隔热层,211、上凹槽,212、下凸榫,221、左凹槽,222、右凸榫;3、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竭婷,未经竭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8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