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7830.6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贾东霞;陈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非特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7/8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床 自动 上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上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磨削加工应用较为广泛,并已成为机器零件精密加工主要方式之一,磨床是磨削领域重要的设备,现有的磨床上下料基本采用人工加料的方式操作,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加料不仅人工量大,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报废率高,加大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上下料平稳,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和维护,而且工人劳动强度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的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组成的。
上料装置即:
上料装置主要是由上料架、支架、支腿、汽缸、上料翻板、顶料板、传输滚轮、电动机、主轴、传动带以及传感器组成的,所述上料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上料架的顶部框架之间设有直辐条,为方便移动,最好在上料架的底部设有滑轮;上述上料架的一侧设有截面为方形的支架,该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的支腿;上述支架的上端面设有两组交叉设置用于传送工件的传输滚轮,传输滚轮的内部设有轮轴,轮轴的两端安装在传输滚轮两侧的耳板上;上述支架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对应的凸块,凸块的顶部设有活页状用于倒料的上料翻板,该上料翻板位于上料架与支架之间,所述两个凸块上的两个上料翻板之间设有汽缸,该汽缸设置在上料架与支架的底部,所述汽缸的活塞杆穿过上料架与支架之间间隙与截面为V型的顶料板相连;所述汽缸通过传感器控制其动作,传感器设置在支架上端面一侧的板片上;上述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传输滚轮传送的电动机,该电动机的主动轴通过带轮安装传动带,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从动轮,该从动轮与上述传输滚轮的轮轴相连。
下料装置即:
下料装置主要是由下料架、支架、支腿、汽缸、下料翻板、顶料板、传输滚轮、以及传感器组成的,下料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下料架的顶部框架之间设有弯曲状辐条,为方便移动,最好在下料架的底部设有滑轮;上述下料架的一侧设有截面为方形的支架,该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的支腿;上述支架的上端面设有两组交叉设置用于传送工件的传输滚轮,传输滚轮的内部设有轮轴,轮轴的两端安装在传输滚轮两侧的耳板上;上述支架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对应用于倒料的下料翻板,该下料翻板为一端与下料架轴连接的斜板,下料翻板的底部通过连接片与汽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汽缸设置在下料架与支架的底部,汽缸的活塞杆可穿过下料架与支架之间的间隙;所述汽缸通过传感器控制其动作,传感器设置在支架上端面一侧的板片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完成上下料的:
上料装置安装在磨床的进料端,并且磨床的进料口与传输滚轮的出料端相对应,上料时,将被加工工件置于上料架顶部,启动电动机,电动机的主动轴通过皮带和从动轮带动传输滚轮的轮轴旋转,则支架上的传输滚轮处于传送状态,随着上料架上的工件逐渐增加,工件落入支架与上料架之间的顶料架内,汽缸开始工作,汽缸和顶料架将工件顶起,工件向上运动,经过上料翻板时,由于上料翻板为活页状,则上料翻板的一个页片被顶起旋转,当页片旋转至最高点时,工件落入该旋转的页片上,由于该页片处于倾斜的状态,则工件由该活页滑落至另一页片,再经凸块运动至传输滚轮上,工件由传输滚轮传送至磨床的进料口;当工件经过传输滚轮进入磨床进料口时,支架上的传感器对汽缸发出信号,汽缸再次工作,继续进行下一次上料。
下料装置安装在磨床的出料端,并且磨床的出料口与传输滚轮的进料端相对应,下料时,工件由磨床的出料口进入传输滚轮,此时支架上的传感器对汽缸发出信号,汽缸开始工作,汽缸将支架上的下料翻板顶起,下料翻板将工件推入下料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上下料平稳,避免工件偏离,减少对磨床的损坏;
2、机械上料,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和维护;
3、机器代替人工,工人劳动强度低,减少意外事故发生;
4、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的立体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非特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非特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7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衬砌模型试验的加载机架
- 下一篇:电动车轮边电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