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7211.7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2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涌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建冠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6 | 分类号: | H01R13/6586;H01R13/717;H01R13/514;H01R13/71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座体内部的端子座上位于滤波模块侧边处板状座体上为设有可与发光模块连接的多个导电端子及屏蔽体,并通过屏蔽体位于导电端子与滤波模块之间,以有效防止外部信号传输受到发光模块信号影响造成相互干扰,从而提升信号传输上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现今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而桌面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已普遍的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其计算机发展趋势亦朝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及体积小的方向迈进,由于网络通讯技术也正在迅速蓬勃发展中,并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与休闲带入另一有别以往的崭新境界,让人们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更为热切且密不可分。
再者,随着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发展趋势,使计算机内部的连接器亦随之大幅缩小,但连接器于计算机缩小化,即需考虑其电磁效应所产生的信号干扰问题,而一般会影响连接器的噪声干扰的原因大致上可分为二大部分,其一为来自连接器周围的电磁波干扰,其二为连接器内部所产生的干扰,且因一般RJ45连接器大多被使用于数字通信,便有厂商于网络连接器内部设置有滤波模块来解决上述的缺点,然而为了满足计算机执行速度加快需求,其集成电路的信号传输频率亦需要不断提升,如以太网络架构的传输速度已由早期的10Mbps、100Mbps逐渐的发展到1Gbps,甚至是10Gbps,未来还会以更快的速度成长,使得连接器本身产生的噪声干扰也会越多,对于层迭式连接器来说,此一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另请参阅图9、图10所示,是分别为现有层迭多端口式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及局部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该绝缘座体A内部为形成有可供滤波模块B置入的容置空间A0,并于绝缘座体A前端处开设有多层等分排列的多个对接孔A1,而绝缘座体A的容置空间A0内则收容有 对接端子座A2,且对接端子座A2上、下二侧处设有多个弯折状的对接端子A21,并使多个对接端子A21前方的卷曲端分别正对于绝缘座体A的对接孔A1处,而尾端则连接至滤波模块B所具的基座B1二侧线路板B2上,并于基座B1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B11,即可将多个导电端子B11分别连接于线路板B2上,并与线路板B2上的滤波元件B21形成电性连接来达到整流滤波的目的。
此外,绝缘座体A的基座B1上位于线路板B2二侧处设有侧板B3,并于侧板B3内壁面处设有可供发光元件C上的二接脚C1穿设的多个插槽B31,且各发光元件C为分别嵌入至绝缘座体A位于对接孔A1二侧处的容置槽A11内呈一定位,惟该各发光元件C上的二接脚C1与滤波模块B的线路板B2间并无设置有任何可供屏蔽噪声的结构,随着绝缘座体A的对接孔A1设置数量增加,各发光元件C上的二接脚C1数量亦需随的增加,以致使连接器工作时发光元件C信号对于网络信号的干扰也越来越明显,造成信号传输效果变差且较不稳定,尤其是在更高速度的层迭多端口式连接器中,其信号干扰的情况将会更加严重,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创作人有鉴于现有层迭多端口式连接器使用上的问题与缺点,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虑,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电连接器新型诞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座体内部收容有电气模块的端子座,并于端子座上设有多个对接端子,且端子座上位于滤波模块的电路板侧边处至少一个板状座体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及至少一个屏蔽体,另于座体上定位的发光模块具有可与导电端子形成电性连接的多个发光元件,便可通过屏蔽体位于多个导电端子与电路板间形成屏蔽与隔离,以有效防止外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发光模块信号影响所造成相互干扰的缺点发生,从而提升整体信号传输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座体上方处定位有具线路板的发光模块,并于线路板上对应于电气模块的板状座体处设有可供屏蔽体的第一接 脚连接的连接部,且电气模块的端子座下方处设有可供屏蔽体的第二接脚连接的接地电路板,由此可将滤波模块上的电子元件周围产生的电磁波干扰、噪声导引至默认电路板上的接地端进行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涌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建冠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涌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建冠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7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