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备胎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7164.6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9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向辉;聂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4 | 分类号: | B62D4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备胎架,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式备胎架。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卡车安装于车架纵梁侧面的备胎架,一般由链条负责吊起备胎,链条由首尾相连的铁环构成,在绞盘卷筒表面缠绕时容易卡住,需多次晃动备胎平顺铰链才能升降备胎,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提高升降备胎的平顺性和方便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丝绳式的备胎架。
本实用新型的备胎架包括:支座、蜗轮蜗杆机构、绞盘卷筒、摇臂、钢丝绳、安装支架、销子;支座包括底板、侧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底板与侧板垂直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形;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彼此平行,且垂直地连接于底板和侧板;底板上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位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位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两侧;蜗轮蜗杆机构安装于第一支撑板的外侧,蜗杆可拆卸地连接于摇臂,蜗轮的输出端连接于绞盘卷筒;绞盘卷筒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与第三通孔的位置相对应;钢丝绳缠绕在绞盘卷筒上,钢丝绳的第一端固定于绞盘卷筒上,钢丝绳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钢丝绳的第二端通过销子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支架,销子位于安装支架的下侧;安装支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所述安装支架可以通过螺母固定至所述支座。
由于采用钢丝绳方式,使得升降备胎平稳而容易。
附图说明
从对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备胎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备胎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备胎架的备胎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备胎;2:车架纵梁;3:支座;4:安装支架;5:蜗轮蜗杆机构;6:绞盘卷筒;7:销子;8:钢丝绳;9:摇臂;31:底板;32:侧板;33:第一支撑板;34: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备胎架安装于汽车的车架纵梁2。
本实用新型的备胎架包括:支座3、蜗轮蜗杆机构5、绞盘卷筒6、摇臂9、钢丝绳8、安装支架4、销子7。
支座3包括底板31、侧板32、第一支撑板33、第二支撑板34;底板31与侧板32垂直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形;第一支撑板33、第二支撑板34彼此平行,且垂直地连接于底板31和侧板32;底板3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位于第一支撑板33、第二支撑板之间34;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位于第一支撑板33、第二支撑板34的两侧。
蜗轮蜗杆机构5安装于第一支撑板33的外侧,蜗杆可拆卸地连接于摇臂9,蜗轮的输出端连接于绞盘卷筒6;绞盘卷筒6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板33与第二支撑板34之间,与第三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钢丝绳8缠绕在绞盘卷筒6上,钢丝绳8的第一端固定于绞盘卷筒6上,钢丝绳8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钢丝绳8的第二端通过销子7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支架4,销子7位于安装支架的下侧;安装支架4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所述安装支架4可以通过螺母固定至所述支座4。
当需要升起备胎1时,先将安装支架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入轮辋中轮胎安装孔,用销子将钢丝绳与安装支架相连,再将摇臂插入蜗轮蜗杆机构,用摇把顺时针旋转,蜗杆通过蜗轮带动绞盘卷筒旋转,钢丝绳缠绕于绞盘卷筒,备胎逐步升起。备胎升起的过程中,蜗轮蜗杆机构有良好的自锁功能防止备胎掉落,安全可靠。备 胎将要升至支座的底板下面时,调整备胎角度将安装支架的螺栓插入支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继续提升备胎,待轮辋贴紧支座的底板下侧面时将螺母拧入安装支架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锁紧备胎即可。
尽管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设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7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自动排水装置的过滤器
- 下一篇:集中供气式气化炉水循环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