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6824.9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杰 |
主分类号: | F04B9/04 | 分类号: | F04B9/0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李丛 |
地址: | 11014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积 隔膜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引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真空管路布置的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出现了一种利用容积式隔膜泵装置的工作制造真空为水泵引水并将该装置与水泵组合成一种具有自吸能力的自吸泵装置,即为: 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该种自吸泵装置已经在部分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等场所应用。但是,在应用中发现该种设备存在着一些缺陷,造成经常引水失败致使泵装置不能正常运行。图1 为现有技术中的单级双吸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图2 为现有技术中的单级单吸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其故障原因分析如下: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的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通过液位管道与离心泵入口管道相连,通过附图可以明确得知,当离心泵的涡室与泵入口直径对比差较大时,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启动引流时会有很大一部分气体滞留在高于泵入口直径以上的离心泵的涡室内,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在该状态下启动就会因介质未充满泵腔而无法形成必须的离心效果,造成启动失败无法输出介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对真空管路布置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经常出现引水失效的问题,同时增加了设备运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离心泵,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通过液位管道与离心泵出口或入口管道相气密连接;离心泵涡室与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间设置导气平衡管。
所述的导气平衡管的一端连接在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的吸入口,导气平衡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离心泵涡室最高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给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提供一种十分有效的可靠性强的真空管路导气平衡管布置方案,从而彻底解决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经常出现涡室内气体滞留、引水失效的弊病,增加设备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单级双吸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现有技术中的单级单吸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级双吸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级单吸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位管道,2、离心泵,3、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4、导气平衡管,5、离心泵涡室最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级双吸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包括离心泵2,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3,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3通过液位管道1与离心泵2出口或入口管道相气密连接;离心泵2涡室与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3间设置导气平衡管4。所述的导气平衡管4的一端连接在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3的吸入口,导气平衡管4的另一端连接在离心泵涡室最高点5。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级单吸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自吸泵。其结构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离心泵的涡室与泵入口直径对比差较大时,由于原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通过液位管道与离心泵入口管道相连,当泵启动引流时会有很大一部分气体滞留在高于泵入口直径以上的离心泵的涡室内,无法被排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离心泵的涡室的最高点至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间连接导气平衡管后,就能够顺利的将离心泵的涡室内滞留的气体转移至容积式隔膜泵引流装置后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杰,未经韩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6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千分尺便捷归零校准器
- 下一篇:带裙边的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