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动力驱动柔性装配式运输拖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5939.6 | 申请日: | 2012-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乐义 |
| 主分类号: | B62D53/00 | 分类号: | B62D53/00;B60L8/00;B60K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驱动 柔性 装配式 运输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运输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动力驱动牵引和具有多节车厢自由编组运输供能的特大型运输载重车。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增长是以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今后,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是必然趋势,若按照目前的交通运输现状延续发展,势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大型道路运输设备显然较小型散运车辆更为节能,且运载力倍增,然而由于驱动、卸载、供能和多节车厢的拖挂连接方面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令许多生产厂家望而却步。单就驱动而言,大型运载工具势必需要配备大功率的发动机,以适应长途、高运载力运输作业的要求,然而当车辆进入市区或某些特殊路段后,大型运载工具的强大动力带来的尾气排放及噪音问题,又使其陷入劣势,甚至被迫禁止通行。此外,此类运输工具装载力大,数吨的货物卸载起来费时费力,需要耗费大量人工,运输效率反而降低。大型运输设备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主车和车厢以及各车厢之间的连接问题,传统的拖车各节车厢连接装置一直难以提供合适的自由度。各车厢之间自由度过大的拖车,在转急弯或崎岖的路面上容易脱节,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连接自由度较小的拖车,又不宜拖挂数量较多的车厢,以免因柔性差难以控制。另外,长途运输过程中,所处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变化大,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燃油低温凝结,循环系统停止工作,给运输作业带来极大的危险。
现在,随着道路运输机械配套设备及主牵引发动机、变速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日趋完善,设计生产一种双动力大功率、可多节车厢自由编组的特大型道路运输设备已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动力驱动柔性装配式运输拖车,使之驱动方式可调,能够安全便捷地拖挂多节车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动力驱动柔性装配式运输拖车,包括主车和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车安装燃油驱动装置和电力驱动装置,所述的车厢安装燃油驱动装置和/或电力驱动装置;所述的电力驱动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超级电容、蓄电池和电动机,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超级电容、蓄电池和电动机顺次连接;所述的主车和车厢以及相邻车厢之间均通过柔性铰链装置交叠相联在一起,所述的柔性铰链装置包括挂钩和铰链座;挂钩为开设有环形凹槽的连接柱,铰链座呈“U”形,铰链座的“U”形开口处设有锁紧手柄,挂钩的凹槽插入铰链座的“U”形开口处,锁紧手柄封闭铰链座的“U”形开口;铰链座通过铰链轴铰接支架,支架安装固定在主车或车厢的车架上;
优选的,所述的燃油驱动装置包括油温控制装置、油箱、油管和滤清器,油温控制装置包括外加热器、内加热器和滤清器加热器,外加热器安装在油管伸入油箱一端的外壁上,内加热器设置在油管连接滤清器一端的内孔中;滤清器加热器安装在滤清器的滤芯上;
优选的,所述的电力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式可以为锥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或者行星机构齿轮传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双动力驱动,结合了燃油和电力两种能源的优势于一体。燃油驱动系统能够为拖车带来强劲的动力,适宜长途运输和运载大吨位的货物;电力驱动系统利用光能、风能转化为电力,驱动拖车前进,不但经济节省而且环保节能,适宜在市区或特殊路段为车提供动力,无污染性气体排放而且低噪音,使拖车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即便目的地在特殊地段也能将货物及时运到,无需换乘小型车辆,进一步节约了人工物力。
超级电容作为车载电力器件的电能储存器件,充分利用超级电容放电电流大、速度快的优点,为拖动大的载重吨位提供可靠的电力能源。在牵引车及拖车的顶部和两侧安装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存到超级电容和蓄电池中备用。安装多台高效风力发电机,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拾取速度风荷能量转换成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乐义,未经王乐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5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