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磁疗药疗点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5936.2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游志恒;郭科伟;姜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H39/04;A61N2/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宋金鼎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磁疗 点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磁疗药疗点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点穴器主要分为两大类,电动类和非电动类,电动类的点穴器一般都是以按摩为主,其点穴力度有限,而且在人体的很多部位难于点准,尤其是对背部的肩胛骨内侧缘、脊椎骨的棘突间隙等部位难以实施精确的点穴,疗效差;非电动类点穴器大部分为手握式的,由于结构上的问题,主要适用于由他人对患者实施点穴,如果患者自助使用时,用于头部和胸腹部位的点穴较为费劲,而无法用于腰背部的点穴,更无法站立着自助使用,这些点穴器均不含磁疗或药疗作用。
那么有没有一种能够站立着自助使用,含有磁疗或药疗功能,对肩胛骨内侧缘、脊椎骨的棘突间隙等穴位、痛点实施精确的点穴治疗,并且价格低廉、方便使用与携带的点穴器具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原有点穴器具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磁疗药疗点穴器,可有效解决原有点穴器对肩胛骨内侧缘、脊椎骨的棘突间隙等穴位、痛点不便实施精确地点穴,且不能够与磁疗或药疗相结合,疗效不佳、价格昂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颈部、磁芯孔、磁芯、磁力通道和点穴头,底座经颈部和点穴头连接为一体结构,底座上部自外周向内渐缩与颈部相连,底面水平,颈部中心靠近点穴头的一端内有磁芯孔,磁芯孔内部有磁芯或药芯,上有数条穿过颈部且上端置于点穴头顶部的磁力通道,点穴头为长径4cm,短径2cm的长圆形,竖向装在颈部上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作用确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颈部、磁芯孔、磁芯、磁力通道和点穴头,底座1经颈部2和点穴头6连接为一体结构,底座1上部自外周向内渐缩与颈部2相连,底面水平,颈部2中心靠近点穴头的一端内有磁芯孔3,磁芯孔内部有磁芯或药芯4,上有数条穿过颈部且上端置于点穴头顶部的磁力通道5,点穴头6为长径4cm,短径2cm的长圆形,竖向装在颈部上端。
所述的点穴头6的外周有外包7,外包是由中间的海绵层和上、下耐磨透气层复合在一起构成,或在海绵层与上耐磨透气层之间放置药物,构成含药点穴头外包,在实施点穴时使药物亦发挥一定的作用;所述的颈部2为圆柱形或六棱形,截面最大直径为5cm,高度为20—30cm,下端连接底座1,上端连接点穴头6;所述的磁芯孔3距离点穴头有2—5cm,磁芯孔3为高3cm,宽2.5cm,长度3cm的长方体;所述的磁芯4为小于磁芯孔的长方形磁铁块;所述的磁力通道5为数条直径1—2mm的圆形通道,作用是使磁芯孔内磁芯的磁力或药芯的药力能够更好地通过颈部到达点穴头6,通过点穴头外包7对人体产生治疗与保健作用;所述的底座1呈扁圆锥形,底面最大直径为12cm;所述的颈部2的侧壁上有和磁芯孔相连通的开口,开口上有盖片。
本实用新型的磁芯略小于磁芯孔,以放进磁芯孔,大小合适为宜,需要时也可用相应药物制成药芯放于磁芯孔内或用艾绒点燃,增加药物的治疗作用。本实用新型之所以称之为立式磁疗药疗点穴器,是因为在实施点穴时被点穴者一般须采用站立的姿势,用点穴器的底座顶住坚固的墙壁、大树或其他物体,将点穴头顶住需要点按的穴位或痛点,然后微微晃动身体,利用自身的力量,使点穴头对身体的某一穴位或痛点产生点按的作用,从而达到点穴治疗或保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自助使用,也可在别人的帮助下使用,具有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安全,点穴力度大并可以自行调节力度,可以使点穴和磁疗或外用药疗共同发挥作用,具有确实可靠地治疗或保健作用,具有非常广泛地市场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5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