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囊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5771.9 | 申请日: | 2012-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樊东力;杨芷;张一鸣;石小花;王韶亮;雷泽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N1/375 | 分类号: | A61N1/3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埋藏 心脏 起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脏起搏器的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装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后植入人体内的囊袋。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的作用是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是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发生器,通过囊袋装好后植入人体内,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并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实现起搏。自1958年世界第一台埋藏式起搏器问世以来,心脏起搏器在临床应用已逾50年历史,其植入技术已非常成熟,性能亦日渐可靠,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然而,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如囊袋感染破溃、囊袋出血/血肿、起搏器体部移位、感染致皮肤破溃等,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起搏器囊袋与人体组织间的生物相容性较差,患者对起搏器囊袋发生排斥反应;2)囊袋大小与起搏器不匹配。
针对上述不足,需对现有的起搏器囊袋进行改进,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也使其能与起搏器匹配更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囊袋,该囊袋的外表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解决现有起搏器囊袋与人体间生物相容性不好容易引发并发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囊袋,包括用于装入心脏起搏器的袋体,所述袋体由内层和用于增加与人体组织间生物相容性的外层构成。
所述内层为硅橡胶层;
所述外层为硅橡胶硫化时涂覆羟基磷灰石后形成的硅橡胶基羟基磷灰石层;
所述内层与外层硫化制成一体;
所述袋体的内腔与心脏起搏器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囊袋,包括用于装入心脏起搏器的袋体,所述袋体由内层和用于增加与人体组织间生物相容性的外层构成,该囊袋通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外层与人体组织接触,有效解决了因相容性问题而引发并发症的问题;另外,在囊袋膜制造时,通过在硅橡胶硫化时涂覆生物相容性极佳的羟基磷灰石后形成硅橡胶基羟基磷灰石外层,使囊袋兼备了硅橡胶和羟基磷灰石的有益特性,进一步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袋体内腔与起搏器的形状相同也是两者匹配更佳,有效避免出现起搏器移位等并发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囊袋,包括用于装入心脏起搏器的袋体1,所述袋体1由内层1a和用于增加与人体组织间生物相容性的外层1b构成,使用时,将心脏起搏器装入袋体1后植入人体,由于袋体外层与人体生物相容性良好,可有效避免因相容性而引发的并发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1a为硅橡胶层,硅橡胶的各种特性能满足长期植入患者体内的要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层1b为硅橡胶硫化时涂覆羟基磷灰石后形成的硅橡胶基羟基磷灰石层,羟基磷灰石与天然骨粉成分一致,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极佳,但其质脆、不易塑形,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受限,采用涂层法,将羟基磷灰石喷涂于硫化阶段的硅橡胶胶料上,以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模仿生理状态下的天然骨成分,综合两种材料的特性,以得到兼具硅橡胶良好生物力学性能和羟基磷灰石优良生物相容性的硅橡胶基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1a与外层1b硫化制成一体,两个不同性质的层之间无缝连接,更有利于囊袋的制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1的内腔与心脏起搏器的形状相同,使两者更好的匹配,防止出现起搏器位移等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仪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5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摆式运动器械衔接装置
- 下一篇:电压力锅的安全泄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