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粉装置及碳粉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4918.2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2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张中;段淑华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碳粉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粉装置及碳粉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耗材容器填充碳粉的加粉装置及由该加粉装置构造的碳粉容器。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原理构造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通常使用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内的耗材容器,该耗材容器使用户能够在不依赖于专业维修人员的情况下自己进行维护,因此可以大大提高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工作效率。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实例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文字处理机等;耗材容器的实例包括碳粉盒、显影剂盒、处理盒等,耗材容器内存储有碳粉,又称显影剂或调色剂等,耗材容器内通常还设置有搅拌存储于其中的碳粉的搅拌元件。
当耗材容器内的碳粉被消耗完后,用户可以将新碳粉填充至空的耗材容器,补充了新碳粉的耗材容器可以继续使用,因此用户无需购买全新的耗材容器,降低了使用成本。为便于碳粉的存储、运输需要,新碳粉通常存储在碳粉容器内,需要时可将存储在碳粉容器内的碳粉填充至耗材容器。由于碳粉为颗粒非常小的粉末状物质,因此,极易飞散造成污染,增加了碳粉填充的难度。
现有的一种加粉装置及作为碳粉容器示例的碳粉瓶如图1-图3所示。参见图1,碳粉瓶包括瓶主体2和加粉装置1。瓶主体2的一端部具有将瓶主体1内的碳粉向加粉装置1输送的供应开口(图中不可见),该端部还设置有被连接部(图中不可见),加粉装置1通过其连接部与被连接部密封对接构成碳粉容器。参见图2和图3,加粉装置1包括壳体11、螺旋送粉辊12、电机15和搅拌架18,壳体11具有圆筒部分111和锥筒部分115,锥筒部分115和圆筒部分111共同限定出加粉腔118,螺旋送粉辊12、电机15和搅拌架18设置于加粉腔118内。壳体11位于锥筒部分115的尖端为加粉口116,壳体11位于圆筒部分111的另一端具有连接部114,连接部114与瓶主体2的被连接部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以防止碳粉从加粉装置1与瓶主体2之间泄漏。圆筒部分1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电池仓117和电机开关112。加粉时,开启电机开关112,电机15驱动螺旋送粉辊12和搅拌架18旋转,使碳粉由碳粉容器填充至耗材容器。
每一种耗材容器均有一个碳粉的标准容量,如果碳粉填充后耗材容器内的碳粉量小于该标准容量,将造成耗材容器的使用寿命和可打印页数不足的问题;如果碳粉填充后耗材容器内的碳粉量大于该标准容量,将导致耗材容器内的碳粉不能被充分搅拌,碳粉易结块,并导致耗材容器内的搅拌元件由于负载过大而损坏的问题。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加粉装置壳体由非可透视材料制备而成,因此用户无法通过壳体观察到加粉装置内的加粉状况,也就无法知晓碳粉瓶和加粉装置内是否还有碳粉,从而使用上述现有加粉装置及碳粉瓶不能使用户准确填充合理重量的碳粉至耗材容器,由此导致填充碳粉后的耗材容器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瓶主体配套使用时能准确填充合理重量的碳粉至耗材容器中的加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该加粉装置构造的碳粉容器。
为实现以上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粉装置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具有加粉口及连接部,壳体内具有加粉腔;驱动装置,设置在加粉腔内;送粉元件,设置在加粉腔内并由驱动装置驱动。壳体具有用于观察加粉腔内碳粉量的可透视部分。
由于壳体具有可透视部分,用户可以通过可透视部分观察到加粉腔内的碳粉量,也就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填充至耗材容器的碳粉量。
具体的,壳体全部由可透视材料制备而成。
由于壳体的整体均由可透视材料制备而成,因此壳体可以一体模塑成型,简化了壳体的制备工艺。
更具体的,可透视材料为聚乙烯或者聚丙烯。
由于聚乙烯和聚丙烯材料成本低,可以降低加粉装置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聚乙烯和聚丙烯材料还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较好地防止由于意外撞击而导致的壳体损坏。
另一具体的方案中,可透视部分包括壳体上的开口部分及密封开口部分的可透视密封元件。
在该方案中,壳体可以由模塑成型产生的各种废料混合后模塑而成,降低生产成本。由于由混合废料制备的壳体是不可透视的,因此在壳体上形成开口部分,开口部分被由可透视材料制备的可透视密封元件所密封,用户可透过可透视密封元件和开口部分构成的可透视部分观察到加粉腔内的碳粉量。当然,在该方案中壳体也可以由其他各种不可透视材料制备而成。
具体的,可透视密封元件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备而成。
更具体的,可透视密封元件通过焊接或粘结工艺固定在开口部分周围的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4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