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4419.3 | 申请日: | 2012-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1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宁庭海;夏福荣;金公元;徐晨;陈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蝶阀。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液压技术领域中,蝶阀的发展较快,在各相关行业中,尤其大口径管线上,蝶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有取代内阀的趋势。然而当介质温度较高,并需要其正反承压且零泄漏的工况下,普通蝶阀的适用性较差。
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三偏心结构的蝶阀,其结构特征为在其中的阀杆轴心偏离蝶板中心,也偏离本体中心的双偏心的阀杆轴心位置偏心的基础上,使蝶板密封面的圆锥型轴线偏斜于本体圆柱轴线。蝶板的密封断面不再是真圆,而是椭圆,其密封面形状也因此而不对称,一边倾斜于本体中心线,另一边则平行于本体中心线。其完全依阀座的接触面压来达到密封效果。这种三偏心结构蝶阀在正向承压方面解决了金属阀座零泄漏这一难题,并因接触面压与介质压力是成正比的,耐高压高温也迎刃而解。但是,对于需要双向承压并具有零泄漏要求的工况,本蝶阀在方向的密封效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在于在反方向承压时,其密封性能不佳。
因此,如何提高蝶阀的反向承压密封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蝶阀,该蝶阀的反向承压密封性能较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阀杆,所述阀体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阀杆相配合的驱动装置,所述阀杆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相配合的蝶板,所述阀体的出口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与所述蝶板的外缘相配合,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密封圈相配合的压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弹簧和弹簧垫块,所述弹簧垫块具体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弹性密封圈之间,且所述弹簧垫块分别与所述弹性密封圈和所述弹簧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阀体的出口处具有阶梯孔口,所述弹性密封圈具体设置于所述阶梯孔口上,所述阶梯孔口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阶梯孔口相适配的端口法兰,所述弹簧具体设置于所述端口法兰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阀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阀杆和下阀杆,且所述上阀杆与所述下阀杆分别与所述蝶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阀杆与所述下阀杆上分别具有与所述蝶板相配合的平键,所述上阀杆和所述下阀杆具体通过所述平键与所述蝶板相联动。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阀杆,所述阀体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阀杆相配合的驱动装置,所述阀杆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相配合的蝶板,所述阀体的出口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与所述蝶板的外缘相配合,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密封圈相配合的压紧装置。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弹性密封圈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所述蝶阀反向承压密封性能,从而有效避免因蝶阀反向承压能力较差导致的泄漏情况,并使得所述蝶阀的双向承压密封能力得以相应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蝶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蝶阀,该蝶阀的反向承压密封性能较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蝶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蝶阀,包括阀体11,阀体11上具有进口111和出口112,阀体11的内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阀杆,阀体11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阀杆相配合的驱动装置13,所述阀杆的中部设置有与进口111和出口112相配合的蝶板14,阀体11的出口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圈15,弹性密封圈15与蝶板14的外缘相配合,阀体11上还设置有与弹性密封圈15相配合的压紧装置。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压紧装置与弹性密封圈15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所述蝶阀反向承压密封性能,从而有效避免因蝶阀反向承压能力较差导致的泄漏情况,并使得所述蝶阀的双向承压密封能力得以相应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华东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4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