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反向斜孔支柱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3316.5 | 申请日: | 2012-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煜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S5/00 | 分类号: | F16S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反 向斜 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为一种正反向斜孔支柱体,交错结合面板家具,尤指通过由废料或再生回收的塑料料制成正反向斜孔连绕转支柱体交错接合,使使支柱体交错支撑及捉钉力足,配合正反向斜孔连绕转支柱体黏住交错组合成大面积,再与其他较大面板黏贴合,构成家具板材,以达到环保及坚固板材的目的。
背景技术
木材乃是现今装潢业、家具业、建筑业、工程业使用数量最为庞大之一。然而,时至今日,由于木材资源日益稀少,致使木材业的成本日益增加,造成凡是由木材制成的产品价格都一直居高不下;再者加上现今各国政府强力推动环保爱地球运动,利用回收物或再生物及免破坏森林的替代物等环保意识已深深植入各国国民的内心中,因此,为了顺应环保趋势及有效降低产品之制造成本等等考虑下,相关业者都力求寻找各种材料来取代,其中,以再生纸制成的瓦楞纸板取代木制板材,是为常见之一,如图1所示,由于瓦楞纸板1的支柱体10是直接由瓦楞纸制成松稀的蜂巢式或弯绕而成者,所以其主要设计重心在其上下垂直向的受力面,因此,其任一边面上仅有瓦楞纸的折线或端线11存在而已,换言之,即无完整的区块面,如是,不仅造成其必须仰赖左右两边结构扎实、面积大的封边柱20才能黏结其他板片21完成上下面之封边必要作业外,同时亦因其支柱体10的捉钉力不足,令其甚难与他物做连接的应用,而仅能作上下承载重物之用。
有鉴于公用瓦楞纸板有如上述的缺失,及现今木材取得不易与对产品需要符合环保概念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等为诉求目的下。
本申请人乃积以多年从事各种板材产品之研究、制造、销售等专业经验,期能提供一种「符合环保概念、制造容易可大量生产、低成本、耐用、实用性高之用材结构」,为其创设目的之所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模具方式利用废料或是再生回收的塑料料来大量生产,不仅用料少、质轻且成品上各点都具有足够的捉钉力和各边面都易黏合或结合板片应用于各行业的支撑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正反向斜孔支柱体,柱体的正反两边面上开设有同一方向且排列整齐的斜孔,使其实心部形成S形状。
进一步,柱体两两反方向并排方式黏结成,使每两两柱体上的斜孔方向交错相反设置。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于一柱体的正反两边面上开设同一方向且排列整齐的斜孔,使其可以模具方式利用废料或是再生回收的塑料料来大量生产,不仅用料少、质轻且成品上各点都具有足够的捉钉力和各边面都易黏合或结合板片应用于各行业的支撑物。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向斜孔支柱体,通过其一致性的正反方向斜孔设计,使其不仅能减少用料、降低成品重量,而且又可以模具方式利用废料或是再生回收的塑料料来大量生产,有效降低其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正反向斜孔支柱体,通过其一致性的正反方向斜孔设计,不但能以模具方式利用废料或是再生回收的塑料料来大量生产,有效降低其制造成本外,更可以两两交错方式黏结成所需尺寸大小的体积,如板面体或柱体或条柱等,以取代并解决木材取料不易及昂贵价格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瓦楞纸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由两个本实用新型反方交错并排结合成一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黏结片材达到封边、美化外观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由图式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一柱体3的正反两边面上开设同一方向且排列整齐的斜孔30、31而成,使其实心部非孔部32形成略似S形状者, 通过能采用模具方式并利用废料或是再生回收的塑料料来大量生产,不仅用料少、质轻、取材容易、成本低且成品上各点都具有足够的捉钉力和各边面皆易黏合或结合板片应用于各行业的支撑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煜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成煜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3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焊接结构的焊接气瓶
 - 下一篇:一种近管端封堵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