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3089.6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丰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把 照明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手把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机车在中国台湾急速发展,但机车事故发生率亦居高不下,其不外乎机车本身警示功能贫乏,举凡夜间警示功能不足而常造成误判,例如两部机车平行或一前一后行驶时,其间距在一部车之间即有可能产生车祸的疑虑。
如果在机车龙头手把上加装警示灯组并加强向下照明功能的话,即可有效地改善夜间行驶时照射的明亮度及警示不足的问题,以提高骑乘的安全性。
相类似地,自行车在夜间行驶时,前方照明灯亮度通常不太明亮;故若在龙头左右两侧的手把各加装照明警示灯组的话,即可加强左右及前方的明亮度,并可使后方来车可目视到有明确的对象在行驶,进而减少车祸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装设在手把处,并同时提供下方照明与前后警示的照明警示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包括:
一外壳,装设在一手把上;
及一照明警示器,乃设置有若干灯组,且被包覆于外壳内部。
其中,照明警示器乃包括一第一警示灯组,设置在该外壳内且电性连接一电源,该第一警示灯组包括若干第一夜行灯及若干第一方向灯,该等第一夜行灯及该等第一方向灯朝一第一方向照射;或及一照明灯组,设置在该外壳内且电性连接该电源,该照明灯组具有若干照明灯,该等照明灯朝一第三方向照射。
其中,照明警示器更包括一第二警示灯组,设置在该外壳内且电性连接该电源,该第二警示灯组包括若干第二夜行灯及若干第二方向灯,该等第二夜行灯及该等第二方向灯朝一第二方向照射,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为相反方向。
其中,该第一方向为前方,该第二方向为后方,该第三方向为下方。
其中,该等第一夜行灯及该等第二夜行灯排列成一排或两排,该等第一方向灯及该等第二方向灯排列成一排或两排,该等照明灯排列成两排。
其中,该照明灯组朝前方倾斜一角度,该第三方向为下前方。
其中,该外壳装设在该手把的末端。
其中,该外壳体更包括一连接件,套设固定在该手把上。
其中,该手把为平把式或弯把式结构。
其中,该手把装设在自行车或者是机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藉由上述结构,机车于夜间行驶时,因龙头左右各有一组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警示装置,若再加上机车后方尾灯而形成倒三角型的警示,故能提高后方车辆反应能力,以减少车祸产生;再者,在龙头手把里有方向灯,可使前方及后方来车便于知其意向;另外,由于装设有朝下照射的照明灯组,故可加强左右视角的广度,具有补强只有前方车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设置在机车的手把上并与车尾灯搭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该另一实施例装设在弯管式结构手把上的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把的照明警示装置该又一实施例装设在弯管式结构手把上的外观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照明警示器;2外壳;21连接件;3第一警示灯组;31第一夜行灯;
32第一方向灯;4照明灯组;41照明灯;5第二警示灯组;51第二夜行灯;
52第二方向灯;10手把;20机车;30尾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警示装置包括一外壳2及一照明警示器1,其中,照明警示器1乃设置有若干灯组即一第一警示灯组3及一照明灯组4。
外壳2略呈筒状,装设在一手把10上,本实施例的手把10为机车20(如图4所示),因此,外壳2可设置在手把10的末端。
第一警示灯组3设置在外壳2内且电性连接一电源(图未示),第一警示灯组3包括若干第一夜行灯31及若干第一方向灯32,各第一夜行灯31及各第一方向灯32朝一第一方向照射。
照明灯组4设置在外壳2内且电性连接电源(图未示),照明灯组4具有若干照明灯41,各照明灯41朝一第三方向照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丰,未经张树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3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粘接装置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