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2891.3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6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阳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2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气、液混合时进行吸收作用的装置。
技术背景
化工设备是化工工艺的基础,是实现化工生产的重要工具。因化工生产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有害气体等,为了正常保护环境,需要对这些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在火力发电厂等也都会产生大量尾气,这些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烟尘混杂物等,通过其它化学的方法来处理,往往会导致二次污染物的出现,而且成本较高,对于固定设备的投资也会占用很大的平面面积。所以一般都会采用吸收塔对其进行处理,而吸收塔的结构千差万别,最终的处理效果也各不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吸收效果很好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吸收塔,是一个圆柱形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的顶部有排气口、在排气口的下面有液体进液口;底部有排液口、在排液口的上面有进气口;在圆柱形容器的侧壁上有若干检修孔;在圆柱形容器内部分割成若干段,在离顶部和底部的三分之一处,各有一搁板,将整个圆柱形容器分成三段;在圆柱形容器的上段和中段分别填充有填料;液体进液口位于上段的填料上面,进气口位于圆柱形容器的下段。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吸收塔的液体进液口开设在圆柱形容器壁上的进液管安装件上。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吸收塔的检修孔在圆柱形容器的上段、中段、下段至少分别设置一个,由于吸收塔较高,为了维修等方便,所以多设置几个检修孔方便了操作工人。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吸收塔中的搁板分别架设在支承圈上,支承圈是沿着吸收塔的内壁突出。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吸收塔中,在上段与中段之间的支承圈下面设置有一个 液体分布器,主要是为了在吸收塔内充分的液体分布均匀,以便与上升的气体充分接触而设计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气、液接触面。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吸收塔中,在下段设置有一个液位计口,以便随时观测液位等情况。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吸收塔中,上段和中段所填充的填料高度分别为各段高度的三分之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而且气液接触充分,相互吸收完全;节能、环保等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排气孔 2、安装件 3、进液口 4、检修孔 5、进气口 6、排液口
7、填料 8、液体分布器 9、支承圈 10、搁板 11、液位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根据附图1所示的结构,制作一吸收塔,是一个圆柱形容器,塔高4200mm,塔的内径有320mm,塔壁厚度为15mm,其中在容器的顶部有排气口1、在排气口1的下面有液体进液口3;底部有排液口6、在排液口6的上面有进气口5;在圆柱形容器的侧壁上有检修孔4;在圆柱形容器内部分割成三段,在离顶部和底部的三分之一处,各有一搁板10;在圆柱形容器的上段和中段分别填充有填料7;液体进液口3位于上段的填料7上面,进气口5位于圆柱形容器的下段;检修孔4在圆柱形容器的上段、中段、下段分别设置一个。液体进液口3跟顶部有250mm,排液口6位于塔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经使用,比以前的吸收塔在吸收效果上、吸收的速度方面有明显的效率提高,从长期使用来看,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2
根据附图1所示的结构,制作一吸收塔,是一个圆柱形容器,塔高4200mm,塔的内径有320mm,塔壁厚度为15mm,其中在容器的顶部有排气口1、在排气口 1的下面有液体进液口3;底部有排液口6、在排液口6的上面有进气口5;在圆柱形容器的侧壁上有检修孔4;在圆柱形容器内部分割成三段,在离顶部和底部的三分之一处,各有一搁板10;在圆柱形容器的上段和中段分别填充有填料7;液体进液口3位于上段的填料7上面,进气口5位于圆柱形容器的下段;检修孔4在圆柱形容器的上段、中段、下段分别设置一个;液体进液口3开设在圆柱形容器壁上的进液管安装件2上;搁板10分别架设在支承圈9上;且在上段与中段之间的支承圈9下面设置有一个液体分布器8;在下段设置有一个液位计口11;在上段和中段所填充的填料7高度分别为各段高度的三分之二。液体进液口3跟顶部有250mm,排液口6位于塔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经使用,比以前的吸收塔在吸收效果上、吸收的速度方面有明显的效率提高,从长期使用来看,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阳,未经陈文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教学模型
- 下一篇:道口感应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