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旋分离式吸尘器的尘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2169.X | 申请日: | 201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蔡雪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雪瑛 |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万翌春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旋 分离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旋分离式吸尘器的尘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涡旋分离式吸尘器的尘杯的出风管的高度过小,导致吸尘器的尘杯的旋风离心力度不够,且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涡旋分离式吸尘器的尘杯涡旋分离过程不稳定,且入风口与出风管之间容易产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的尘杯,以增加该吸尘器的尘杯的旋风离心力度,且还可以确保吸尘器的尘杯的漩涡分离过程能完成和避免了入风口与出风管之间有干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涡旋分离式吸尘器的尘杯,其包括:入风口、分离腔和集尘腔,其中:所述入风口连通所述分离腔,所述分离腔连通所述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排尘口和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入风口的高度的1.5倍。
优选地,所述出风管底部到分离腔底部的高度大于集尘腔顶部到分离腔底部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入风口的顶部到所述入风口底部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出风管朝向该入风口的一侧侧壁到所述入风口底部的距离。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器的尘杯使出风管的高度B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入风口的高度A的1.5倍,以增加该吸尘器的尘杯的旋风离心力度,且还可以确保吸尘器的尘杯的漩涡分离过程能完成和避免了入风口与出风管之间有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的尘杯的结构示意图(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的尘杯的外部结构图(部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的尘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涡旋分离式吸尘器的尘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吸尘器的尘杯包括:风道壁110、入风口120、分离腔130和集尘腔140,其中:所述入风口120连通所述分离腔130,所述分离腔130连通所述集尘腔140,所述集尘腔140上设置有排尘口150和出风管160,该入风口120用于吸入灰尘等杂质,通过分离腔140对杂质进行分离,将分离后的灰尘等杂质装入集尘腔140中,该集尘腔140的灰尘通过排尘口150排出,分离后的空气从出风管160排出,所述出风管160的高度B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入风口120的高度A的1.5倍。以增加该吸尘器的尘杯的旋风离心力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160底部到分离腔130底部的高度C大于集尘腔140顶部到分离腔130底部的高度D,以确保吸尘器的尘杯的漩涡分离过程能完成。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入风口120顶部到所述入风口120底部的距离F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出风管160朝向该入风口120的一侧侧壁到所述入风口120底部E的距离,避免了入风口120与出风管160之间有干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涡旋分离式吸尘器的尘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雪瑛,未经蔡雪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2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条分切机的刀架结构
- 下一篇:发动机气缸盖水道砂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