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用横连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1443.1 | 申请日: | 201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8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房志刚;李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迪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固定 系统 用横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椎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用横连。
背景技术
人体骨骼中的脊椎骨非常复杂,包括超过20节相互连接的中空骨节,以容纳和保护具有无数周边神经的神经系统以及附近的循环体。但是同时它又具有柔性结构,能够大角度地弯曲并且几乎可沿任何方向扭转。
然而,脊椎有时会因为遗传或后天的外伤、疾病(例如骨肿瘤、脊柱侧弯、退化性疾病)等而产生病变,从而对其运动范围产生限制,并且有可能压迫到椎管内的神经系统而产生疼痛。此时就必须施以手术治疗,并且在椎体上安装脊柱内固定系统,以达到固定、脊柱复位以及神经减压的效果。
脊柱内固定系统包括前部、后部或侧部植入件。其中,侧部和前部植入件与脊椎的前侧相连,后部植入件包括若干对纵向脊椎杆,这些纵向脊椎杆沿脊椎骨的轴线对齐,然后与脊椎相连。此外,脊柱内固定系统通常还包括横向连接装置(简称:横连),其用途是在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中与纵向脊椎杆相连,形成框架结构,以提供更强的扭转刚度,防止整个系统发生旋转。
中国专利申请文件01816670.9公开的横连包括多个零件(例如:两个钩子、一根横杆和两个螺丝等),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其不足之处包括:一方面是操作步骤繁琐,需要先将两个钩子分别钩在纵向脊椎杆上,再将横杆插入钩子上的小孔中,然后调整好角度位置,最后再拧紧各个螺丝,如此冗长的操作过程会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从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可活动部位太多,锁紧部位的稳固性较之于固定的横向连接装置要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用横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用横连,包括:横连杆、设于该横连杆两端的用于连接脊柱内固定系统中的纵向脊椎杆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纵向脊椎杆弹性扣连的弹性夹头部,以方便横连与纵向脊椎杆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的中部设有用于穿插所述横连杆的横向通孔,连接块的顶面设有通过螺钉将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横连杆上的螺钉孔。
进一步,所述横连杆的截面呈矩形,以防止所述连接块与横连杆彼此发生旋转,进而影响脊柱内固定系统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用横连,采用弹性夹头部使横连与纵向脊椎杆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用横连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连接块的侧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3,本实施例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用横连包括:横连杆2、设于该横连杆2两端的用于连接脊柱内固定系统中的纵向脊椎杆的连接块1;所述连接块1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纵向脊椎杆弹性扣连的弹性夹头部12,以方便横连与纵向脊椎杆的连接。
所述连接块1的中部设有用于穿插所述横连杆2的横向通孔13,连接块1的顶面设有通过螺钉将所述连接块1固定在横连杆2上的螺钉孔11。
所述横连杆2的截面呈矩形,以防止所述连接块1与横连杆2彼此发生旋转,进而影响脊柱内固定系统的使用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迪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迪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1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断固定骨钉及使用该骨钉的锁定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医用穿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