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脉冲式灌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1004.0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佐明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脉冲 灌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灌洗管,特别是一种自控脉冲式灌洗管。
背景技术:
深部组织感染一向是外科治疗的难点。因为深部软组织丰富,层次多,很难做到彻底清创引流,所以多需在抗感染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清创灌洗术治疗。目前常用的灌洗术,可分为灌注管和引流管分置的双管式和单管贯通式两大类。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双管式的优缺点:双管式即灌注管和引流管为末端开口或者加做侧孔的两根管,一根注入灌洗液到病灶,从另一根管道引流出。如果灌注管和引流管相距较远,则灌洗液能充分流经病灶区,灌洗效率较高。但是可因组织肿胀或粘连,在两管之间形成间隔,闭合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腔隙而造成堵塞;或者因引流管末端开口与直径等大,容易吸入血栓或细长型脱落组织,而形成血栓栓塞样堵塞。而且双管式管道不能滑动,难以解决阻塞问题。如果灌注管和引流管相距较近(例如套接或者平行放置),则与单贯通管类似,灌洗液易于不经过病灶区直接从引流管流出,在灌注管和引流管之间形成“短路”,灌洗效率低,虽然能够减少阻塞的机会,但是同样缺乏解除阻塞的有效办法。
单管式的优缺点:单管式即灌注管和引流管为贯通一体的单根管道,在通过病灶区的部分做侧孔。灌洗液从灌注区(入口区)侧孔流入病灶,从引流区(出口区)侧孔引流出。因侧孔直径一般小于管道直径,不容易造成吸入性阻塞,一旦出现,可采用转动或者滑动管道的办法,利用周围组织的挤压按摩作用,使堵塞物变形引出或者脱落。但是因管道贯通一体,灌洗液有时会不经过侧孔,而是直接进入引流部,造成“短路”,灌洗效率较低。
现有两类灌洗管共同缺陷:无阀门和接口设计,不易控制灌洗速度和方法,以及更换因多次使用造成损坏的输液器、负压引流器,不便于加注药物、取引流液做化验;灌注部分压力小、不可调。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已公告专利:CN201631763U,只能控制灌洗速度;对于较大或者结构较为复杂的病灶(如关节内感染),难以达到充分灌注的效果;不能实现大流量的灌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大流量灌冲的自控脉冲式灌洗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控脉冲式灌洗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两端分别通过可调节阀门装有灌注端可插拔接口和引流端可插拔接口,所述引流管管壁上设有呈螺旋状排列的侧通孔,所述灌注端可插拔接口上串接有弹性球囊;所述侧通孔的直径自灌注端可插拔接口向引流端可插拔接口依次减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弹性球囊可以短时间内在灌注管形成较高负压,不但利于冲洗掉病灶内的细菌、毒素和坏死组织,而且可以使灌洗液充分注满整个病灶区,从而克服一般贯通式灌洗管灌洗效率较低的缺陷;同时,加压灌注瞬间在灌洗管内产生的高压,可以冲走因负压作用吸附阻塞引流管侧孔处的血凝块或脱落组织,起到清洗引流管的作用。
侧通孔直径自灌注端可插拔接口向引流端可插拔接口依次减小;在不加压灌洗的时侯,靠近灌注端部分因侧孔较大,灌洗液易于流出至病灶区,而引流端侧通孔较小,更加不易吸入较大血凝块及坏死脱落组织而引起阻塞。
病人根据病灶胀痛程度自控加压的压力和灌洗速度,有利于在充分灌注的前提下避免灌洗液渗漏而造成的痛苦和增加感染机会;
弹性球囊灌注和加压交替进行,配合两侧阀门开闭可在病灶内形成“完全引流—充分灌注”的脉冲式灌洗方式,提高灌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使用成本低,不需电力等外力支持,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适用于绝大多数外科深部感染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灌注端可插拔接口上串接有导向阀,该导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弹性球囊的入口相通。导向阀能够防灌注端的引流液而不发生回流现象。
所述导向阀是单向阀。
所述侧通孔呈双排螺旋线排列。双排螺旋线排列的侧通孔更加进一步增加灌洗液的流量。
所述侧通孔直径为引流管管腔直径的1/3~1/6。
靠近所述弹性球囊一端的侧通孔直径是引流管管腔直径的三分之一,靠近引流端可插拔接口的侧通孔直径是引流管管腔直径的六分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自控脉冲式灌洗管,参见附图1,图中:引流管1,侧通孔2,第一可调节阀门3,引流端可插拔接口4,第二可调节阀门5,弹性球囊6,导向阀7,灌注端可插拔接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佐明,未经杨佐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1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便携式固定袋
- 下一篇:安全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