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种混合式干混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0455.2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8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德;孙兆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油固井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6 | 分类号: | B28C7/0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混合式 干混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固井工艺中油井水泥橇装式干混装置上所用的多种混合式干混罐。
背景技术
油井水泥干混是固井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国内各油田大都采用大型的干混装置来混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储存能力大,混拌快等特点,但对于远距离固井来说,在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分层板结现象,直接影响着固井质量。开发研制小型移动式干混装置,同时要研制小型的适合在橇上安装的干混罐,以弥补大型干混装置的不足是科研人员工作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橇装式干混装置上所用的多种混合式干混罐,解决大型干混装置不能移动,造成干混水泥产品远距离运输产生分层板结,影响固井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罐体、罐体顶部的排气口、人孔、罐底部的进料口和支腿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上部设为圆桶体形,下部设为圆锥体形,在桶体中部周侧设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添加剂射流口,在桶体下端部四周设有四根带桥式重力传感器的对称的垂直于橇装座的四根支腿;进料口设在锥体底部的圆桶周侧,且在此圆桶体周侧设有两个与另外一个干混罐连通的连通口;在锥体中下部外周设有环形进气管,在环形进气管下方的内周对称设有四个板式流化床,流化床的进口与环形进气管连接;在桶体的内中部设有若干个双层的分流板,与中心的圆筒为放射型连接,分流板的另一端与罐体连接,且圆筒体与进气口和添加剂射流口连接;
分流板和与其连接的圆筒的上下底上设有若干个小气孔,分流板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板式流化床面朝上,且压有多层滤网;
在四根支腿的中部设有两片连接法兰,在法兰的连接处设有桥式重力传感器,各支腿的上下两片法兰各自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原理可靠、体积小适合在橇装式干混装置上应用;
2、利用了移动混合、扩散混合和剪断混合三种混合方式同时强化,使油井水泥混合的均匀不含杂质,完全符合固井水泥的要求;
3、支腿设置桥式重力传感器,准确传送干混罐的工作负荷,保证干混罐在允许负荷状况下工作,达到干混水泥的理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图1中A-A向截面示意图
图4-图2中B-B向截面示意图
图1中1-罐体 2-添加剂射流口 3-支腿 4-桥式重力传感器5-排气管 6-进气口 7-进料口 8-连通口 9-板式流化床
图2中10-人孔 11-分流板 12-环形进气管 13-圆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罐体1、排气口5、进料口7、支腿3、添加剂射流口2、桥式重力传感器4、进气口6、连通口8、板式流化床9、人孔10、分流板11、环形进气管12和圆桶13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上部设为圆桶体形,下部设为圆锥体形,在桶体中部周侧设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添加剂射流口,在桶体下端部四周设有四根带桥式重力传感器的对称的垂直于橇装座的四根支腿;进料口设在锥体底部的圆桶体周侧,且在此圆桶体周侧设有两个与另外一个干混罐连通的连通口;在锥体中下部外周设有环形进气管,在环形进气管下方的内周对称设有四个板式流化床,流化床的进口与环形进气管连接;在桶体的内中部设有若干个双层的分流板,与中心的圆筒为放射型连接,分流板的另一端与罐体连接,且圆筒体与进气口和添加剂射流口连接。
其干混罐干混工作原理是:
水泥经干混罐外的空压机的射流管路被射进管路进入干混罐当粉粒状物料充加以一定量的压缩空气后,粉粒料便会处于一种悬浮状态。此时即具有了近乎流体的特性。这个过程即粉粒料的气化过程,也叫流态化。
而气化后粉状料的混合可分为三种方式:即移动混合、扩散混合和剪断混合。移动混合是指粉体中的颗粒作为整体进行移动的作用,扩散混合是指相互邻近的颗粒发生相对旋转,使不同颗粒进行接触。对于凝聚性较强的粉体,还必须破坏颗粒间的相互吸力,这就需要剪切力,即剪断混合。
该系统干混工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使几种粉状物料在气化状态下分级稀释,完成均匀混拌。罐内配料混合是根据配料稳重显示的数据,达到定量混拌的目的;底部进仓方式混合是利用刚进仓底部呈流态的气化物料上升造成与罐内已分离物料的混合。管道混合是靠管道混合器作用,使配料混合后的物料达到局部细微混合的目的;而罐内气力拌合则是通过混拌罐内的气化床,在压缩空气作用下,使周围的粉状料气化呈流态,并向上部低压区移动。所造成的空隙马上被已气灰分离的物料填充。如此循环往复,使罐内物料得以均化处理。使移动混合、扩散混合与剪断混合三种作用同时强化,其中配料混合侧重于扩散作用,管道混合侧重于剪断作用,而气力拌合则着重于移动作用。一次进的水泥可通过两干混罐底部之间的连通管进行多次干混。该工艺总体混拌效果是理想的,完全可以满足现场固井水泥作业的混拌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油固井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油固井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0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
- 下一篇:一种轻型电动水泥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