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0106.0 | 申请日: | 201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9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延萍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恒温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中已广泛应用,但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季节,由于注射液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差较大,常因液体温度过低使病人感到冰冷不适,甚至引起寒颤、血管痉挛、肢体疼痛、滴注不畅等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消除因药液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差过大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成为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普通输液器不能加热低温药液、液体温度过低使病人感到冰冷不适、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加重病情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将低温药液加热到人体所需要的适宜温度的恒温输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恒温输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输液管槽,所述输液管槽下方设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与温控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嵌入式微控制器,所述嵌入式微控制器电连接有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安置于输液管槽的一侧。
进一步地说,所述底座上设有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与嵌入式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底座上设有液晶显示模块,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与嵌入式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底座上设有上盖,所述上盖设有观察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消除因药液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差过大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
(2)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输液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输液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恒温输液装置,包括底座5,底座5内部安装有温控系统,底座5上设有输液管槽4,输液管槽4下方设有加热元件7,加热元件7与温控系统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输液管槽4设计为曲线形状,以增大输液管与恒温输液装置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保持药液温度。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温控系统包括嵌入式微控制器8,嵌入式微控制器8电连接有感温元件6,感温元件6安置于输液管槽4的一侧。底座5上设有输入模块3,输入模块3与嵌入式微控制器8电连接。底座5上设有液晶显示模块2,液晶显示模块2与嵌入式微控制器8电连接。通过输入模块3输入设定的恒温温度,通过液晶显示模块2即时的观察到药液温度,可以适应不同气温、不同体质病人对输液温度的个体化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上设有上盖1,上盖1上设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药液的物理形态变化、有无气泡等,以便及时发现药液的问题并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消除因药液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差过大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延萍,未经陈延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0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FDM多载波通信系统接收机
- 下一篇:为电机转子粘贴前充磁磁钢的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