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位双盆洗脸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9965.8 | 申请日: | 2012-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伟;马林;李志红;张艳贞;柳玲;方晓冬;施俊生;许一越;许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3C1/14 | 分类号: | E03C1/1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位 洗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设备,尤指一种单位双盆洗脸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脸台大多只有一个洗脸盆,虽然功能上可以满足,但是在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人们对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单盆洗脸台所存在的卫生问题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单盆洗脸台一个洗脸盒同时用作洗脸和刷牙之用,使用洗脸台的过程中,刚刷过牙的盆里面已吐了很多泡沫,即使用水冲过也不是很干净卫生,因为泡沫里面含有大量的唾液,这样就给细菌进入人体提供了一个途径,增加了病毒的传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人会另外准备一个小的塑料盆放在里面当作洗脸使用,但是这种使用方式比较不方便。
目前也有具有两个洗脸盆的双盆洗脸台,一个刷牙盆一个洗脸盆分开使用,虽然解决了卫生问题,但也存在致命的弊端:因为两盆是并排放置的,因此占用空间太大,卫生间面积不大的情况较难安装进去。
因此,现有的洗脸台装置都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有待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单盆位置享用两个独立盆功能的单位双盆洗脸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单位双盆洗脸池,包括外盆及内盆;该外盆的下方设有与盆内相通的容纳管及排水管,该容纳管上方设有一可翻盖的密封盖;该内盆为柔性材料制成,其下方设有与盆内相通的销管,该销管安装在所述容纳管内;该内盆展开时位于外盆上方,收缩后设置在所述容纳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盆外壁下方与销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小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盆上设置有若干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盆以防水布制成,所述的防水布内缝制有若干金属杆状的骨架,该骨架与所述销管之间设置有小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容纳管与排水管并排设置,或者以内外套管的形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容纳管与排水管以独立配件的形式安装在外盆下方,或者一体成型在外盆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容纳管与排水管底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销管以独立配件的形式安装在内盆下方,或者一体成型在内盆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洗脸池固定在一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位双盆洗脸池进一步包括可令内盆方便地缩入到容纳管内,并可方便地从容纳管中展开的收缩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缩机构包括弹簧、若干滑轮及绳子,该弹簧下端固定在外盆的容纳管上,上端固定在内盆的销管上,该绳子一端与弹簧的上端或者销管固定在一起,之后依序绕过若干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设置在容纳管的外部两侧;并在所述容纳管的上半部开设两个滑槽,在内盆的销管外壁设置两个分别从两滑槽中伸出的连接柱,该连接柱与弹簧的顶端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轮固定在所述外盆、所述容纳管或者所述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绳子另一端即自由端以活动的方式连接在外盆上、台面上或者最后一个滑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缩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及电机,该齿条设置在所述内盆的销管外壁上,所述齿轮固定在电机主轴上并与齿条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固定在外盆上、外盆的容纳管上或者台面上;所述容纳管上开有一开孔,所述齿轮与齿条通过该开孔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缩机构包括链条或传送带、两链轮、电机及支架,该链条或传送带绕在两链轮上,所述的电机与其中一个链轮连接,所述的支架固定在链条或传送带上,该支架与内盆的销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管的上半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在销管的外壁设置两个分别从两滑槽中伸出的连接柱,该连接柱与所述支架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两个盆相互叠套的方式设置,在使用内盆时,内盆可展开在外盆上方,当使用外盆时,可将内盆折叠收纳在外盆下方的容纳管内,虽然设置了两个盆,却只占用一个盆的空间,从而实现了使用单盆位置享用两个独立盆的功能,可使刷牙与洗脸分别在两个盆内,使用起来更方便卫生又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内盆与外盆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9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采注汽井管柱补偿封隔装置
- 下一篇:直拉法生长单晶硅用硅籽晶夹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