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多声道音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9050.7 | 申请日: | 2012-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琳;施敏;陈景贤;钱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5/02 | 分类号: | H04R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麟 |
| 地址: | 2026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多声道 音响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一种商务车辆的车载多声道音响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载音响系统通常环绕布置于车辆内部空间,包括DVD主机,多声道音频处理器,多路功放,前后布置的多个喇叭等,但这种音响系统通常都是4声道,没有中置单元和超低音单元,立体声环绕感不强,音效共鸣不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利用车辆(特别是具有较大内部空间的商务、礼宾车辆)内部空间的特点,合理设计一种具有更好音效,立体声环绕效果更佳的车载音响系统,从而带给乘员犹如置身于影院中的乘用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具有较大内部空间的车辆提供了一种立体声环绕效果更佳,音效共鸣更好的车载音响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车载多声道音响系统,包括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成一体的DVD主机,多声道音频处理器,功放,分频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声道音频处理器还连接有一中置喇叭和超低音喇叭,所述超低音喇叭的信号由多声道音频处理器输出到二路功放后输入;所述喇叭包括前左高音喇叭,前右高音喇叭,前左低音喇叭,前右低音喇叭,后左高音喇叭,后右高音喇叭,后左低音喇叭,后右低音喇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设置中置喇叭和超低音喇叭,使通常的4.0声道升级为5.1声道,立体声环绕感更强,音效共鸣更佳,从而带给乘员更佳的乘车体验。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超低音喇叭安装于车体内部右后侧墙盒;所述中置喇叭安装于前隔屏中间位置;所述前左高音喇叭、前右高音喇叭、前左低音喇叭、前右低音喇叭也安装于前隔屏上;所述后左、右高音喇叭、后左低音喇叭、后右低音喇叭安装于车后门框装饰盒中。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通过合理设置喇叭在内体内部的摆放位置,使乘员环绕在5.1音响系统之中,带给乘员犹如置身于影院中的乘用体验。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DVD主机还可以连接影像播放系统。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连接影像播放系统不仅具有立体声的音效,还能带给乘员影像娱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1.AVH-P4150 DVD主机, 7.DEQ-P7650多声道音频处理器,
9.中置喇叭TS-CX7, 12.GM-D7400M两路功放,
14.低音喇叭TS-M258D4, 22.GM-4300F四路功放,
33.前右高音喇叭, 34.前右低音喇叭,
37.前左高音喇叭, 38.前左低音喇叭,
41.后左高音喇叭, 42.后左低音喇叭,
45.后右高音喇叭, 46.后右低音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内部空间较大的商务车或礼宾车,这种车辆通常在驾乘空间之间装设有隔屏装置(在工程实践中也称作隔板装置、隔断装置等),吧台等,以使乘用空间与驾驶室分开以及保证乘用空间的舒适性和私密性。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各模块单元之间的连接图。AVH-P4150 DVD主机1安装在吧台中设置的主机盒安装孔内, AV音频连接线L、R,IP-BUS电源,光学电缆DVD数据线由其输出端接入安装于驾驶室中扶手内的DEQ-P7650多声道音频处理器7上的输入端子。所述DEQ-P7650多声道音频处理器7的输出端一路通过中置喇叭发烧线输出给安装于前隔屏上中间位置的的中置喇叭TS-CX7 9,另一路通过AV音频线L、R输出给安装于驾驶室中扶手内的GM-D7400M两路功放12,其输出端连接低音炮发烧线输入安装于右后侧墙盒上的低音喇叭TS-M258D4 14,所述GM-D7400M两路功放由正、负极电源线接入外部电源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9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光装置
- 下一篇:音视频处理装置和电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