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8688.9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良;苏振佳;薛振东;祝伟忠;马广开;田羽恩;尚厚延;王晓坡;张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林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林特装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吴杰 |
地址: | 2657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载 货车 后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载货车厢的厢体部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包括由钢材制成的近似梯形的后门框架和前、后钢板,后门框架的内腔焊接有两根钢材立梁,两根立梁之间焊接有钢材横梁,后门框架的前、后面焊接有前、后钢板,在后钢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后门铰链,且螺栓与两根立梁同时连接。由于该后门组件基本通过钢材焊接工艺完成,由于钢材质量大笨重,这样增加了厢体的重量,使车厢整体消耗大,另外焊接工艺复杂且容易变形,不容易校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具重量轻、制造安装简洁方便、不易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包括形状为近似等腰梯形的后门框架和前、后面板,所述后门框架的内腔焊接有两根立梁,所述后门框架的前、后面分别连接前、后面板,所述后面板上通过螺栓与两个所述立梁及两个铰链连接,具中所述后门框架由下端敞口的支架和一铝合金横梁焊接组成,所述支架由若干个铝合金型材连接而成,各所述型材的两端分别设有公插件和或母插件,相邻两个所述型材之间通过公、母插件及铝合金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母插件的外侧面设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壁上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公插件由垂直于型材的第一凸棱和位于第一凸棱外侧面且与第一凸棱垂直的第二凸棱构成,所述第一凸棱与开口槽的壁贴合,所述第二凸棱插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凸棱与开口槽之间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内插置插芯,所述前、后面板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具中所述支架由第一型材、两个第二型材、两个第三型材、两个第四型材和两个第五型材连接组成,两个所述第二型材位于第一型材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第三型材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型材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第四型材分别位于两个第三型材的下端,两个所述第五型材分别位于两个第四型材的下端,相邻第一、二、三、四、五型材之间通过公、母插件插接在一起,并通过插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五型材的内表面分别设有横截面为C型的第三凸棱,两个所述第三凸棱的开口端分别与两个第五型材的内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五型材上分别设有与第三凸棱的内腔相通的第二开口槽,两个所述第二开口槽上分别插接横截面为C型的滑道盖板,两个所述滑道盖板的开口端分别抵在两个所述第三凸棱的内腔表面。
本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具中两个所述立梁及铰链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具中各所述第一、二、三、四、五型材的内侧面分别设有若干个横截面为C型且开口朝外的铆钉座,所述前、后面板分别通过铆钉与各所述铆钉座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通过若干个铝合金型材连接而成的后门框架与铝合金前、后面板连接,且各型材之间通过公、母插件及插芯连接,省去了大量的焊接工艺,具安装简洁方便,整体重量轻,且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去掉前、后面板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去掉前、后面板的主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卸载货车厢后门组件,包括形状为近似等腰梯形的后门框架1、前面板2和后面板3。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后门框架1由下端敞口的支架和一铝合金横梁7焊接组成。支架由铝合金第一型材17、两个铝合金第二型材18、两个铝合金第三型材19、两个铝合金第四型材20和两个铝合金第五型材21通过相邻端挤压成型的公插件8和母插件9插置在一起,并通过插芯10连接固定。
第一型材17的左、右两端分别挤压成型有公插件8,公插件8由垂直于第一型材17的第一凸棱13和位于第一凸棱13外侧面且与第一凸棱13垂直的第二凸棱14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林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林特装车有限公司,未经丛林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林特装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8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