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建筑自动抗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8612.6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保税区黄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建筑 自动 抗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建筑自动抗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为地球上一种能量的释放,但地震分为数个不同的等级,级数愈高,则地震愈大,级数愈低,则地震愈小,小地震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较轻微,若是大地震,则会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地震的发生实在值得重视,以防止发生地震后,对人造成生命或财产上的损失。以建筑物而言,一般的建筑物以钢筋、混凝土构成,或是以钢骨为主要架构构成建筑物,当遭受外力(地震波)时,若未装设有任何可供缓冲地震波所产生震动的装置,建筑物只能任由地震波产生的震动位移摇晃,由于钢筋、混凝土为硬性的结构,当地震波震动位移系数过大时,轻者会造成建筑物受损,重者造成建筑物倒塌,甚至严重危害到居住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有不少营造业者开发出许多地震抵能器系统,但目前装设的地震抵能系统抵能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为利用连接于建筑物内部的一区间斜向对角相对位置(AA-Line)处设置的斜撑臂件,于受外力(地震波)的震动位移系数时产生相对伸长、缩短的变位,使得连接于建筑物内部区间斜向对角相对位置(AA-Line)的斜撑臂件产生拉压行为,并利用钢材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及粘弹性阻尼方式吸收能量而达到抵能的目的,但此实施方式受限于斜撑臂件相对伸长、缩短的拉压行为而局限于拉压特性一致的金属材料。再一为利用设置在图中(-Line)位置处的抵能装置产生相对转角,使之置放于(-Line)位置上的版片产生剪力变形,透过弯矩形成位移错位效果,或产生面内剪力变形而产生摩擦减震效果而达到其抵能的目的,但此实施方式受限于(-Line)上地震波震动系数走向及其装置必须达到位移错位或摩擦减震影响,抵能装置使用的材料大都需以金属原物料为之。
以上两种目前惯用的抵能系统原理说明和实施方式示意,其实际上的制作皆受限于材料的特性,而使得可应用的低塑性可变形材料受限,且亦未能完善达到建筑物抵能的理想系数,不仅造成上述的抵能装置制造成本高昂,且未臻成效。
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此,特潜心研究并经过不断讨论改进,终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一种智能建筑自动抗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自动抗震装置,主要是当建筑物受外力(地震波)影响时,抵能效果不好以及制造成本高昂的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予以达成,一种建筑物抵能装置,建构于建筑物内部的一区间内,主要包括有:一A状的钢铁支撑架,承接于区间底部两侧所设的固定底座上,其尖状的顶部为中空;一连接臂,穿设于钢铁支撑架的尖状顶部,且其两端连接左右第一、第二油缸的活塞臂;一第一油缸,其缸体密接活塞臂,使活塞臂得以于缸体内部左右位移,并连接于连接臂的左侧,藉由一固定块固接于区间顶部面缘;一第二油缸,其缸体密接活塞臂,使活塞臂得以于缸体内部左右位移,并连接于连接臂的右侧,藉由一固定块固接于区间顶部面缘;数个逆向阀及数个省流阀;一主控阀;一第一油管,前端及末端上各设有逆向阀并连接至区间外部设置的千斤顶的油压室内;一第二油管,前端及末端上各设有逆向阀并连接至区间外部设置的千斤顶的油压室内;一存油槽,设置于区间的适当位置,连接补给油管至第一、第二油缸的油压室内,补给油管末端上各设有逆向阀;一油压泵浦,设置于存油槽内,并连接一上设逆向阀的补给油管至主控阀;一千斤顶,设置于区间外部适当位置,具备有一活塞臂、-油压室及一缸体内室,油压室和缸体内室内各延伸一上设省流阀的回填油管至主控阀上;一抵能材料块。
本实用新型建构于建筑物内部的一区间内,于区间内部设置一A状的钢铁支撑架,承接于区间底部两侧所设的固定底座上,钢铁支撑架尖状的顶部穿设有一连接臂,两端连接左右第一、第二油缸的活塞臂,第一、第二油缸各藉由一固定块固接于区间顶部面缘,且于区间顶部设置一存油槽,连接上设逆向阀的补给油管至第一、第二油缸的油压室内,第一、第二油缸则另由其油压室内延伸一上设逆向阀的第一、第二油管连接至区间外部设置的千斤顶的油压室内,千斤顶的油压室和缸体内室内各设置一上设A、B省流阀的回填油管至一主控阀上,其中A、B省流阀为常闭的状态,主控阀则藉由一与油压泵浦连接的补给油管与存油槽连接,其中千斤顶缸体内室所设的回填油管分岔出另一流向,上设一C省流阀及一逆向阀并连接至存油槽内,其中C省流阀为常开的状态,而完成整体抵能结构的自动回补油压的设计;千斤顶的活塞臂则抵触适当的抵能材料块。
本实用新型智能建筑自动抗震装置中,所述的油管由一软性材质所构成,所述的抵能材料块为低可塑性的可变形钢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8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