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8116.0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俊文;福冈昌和;佐藤诚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印制基板上进行表面安装的感应器等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线圈部件的结构,一直以来已知有各种方式,作为其一例,包括:铁心;卷绕于铁心的线圈;安装于铁心,对线圈的端部进行接线且与印制基板上的配线图案连接的金属端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将这种线圈部件向印制基板进行表面安装,能够作为除去噪声或调整电信号的感应器等而使用。在上述结构的线圈部件的组装时,例如通过电弧焊而使线圈的端部与金属端子接线,但通常为了防止金属端子的电位上升而将金属端子进行地面连接(接地)来进行接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86064号公报
然而,在金属端子中的连接地面的部分有时伴随着该连接操作而发生劣化或变形,由于该劣化等而存在线圈部件的外观、性能、甚至其商品价值下降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商品价值,且能容易地将金属端子与线圈接线的线圈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线圈部件具有:
在卷绕有线圈的棒状铁心的两端部设置长方体状的凸缘铁心而成的鼓状铁心体;
以与所述棒状铁心的轴平行架设的方式载设在两个所述凸缘铁心的对应的面上的板状铁心体;以及
至少两个板状的金属端子,当将所述对应的面设为第一面时,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的所述凸缘铁心的第二面上,所述至少两个板状的金属端子 沿着所述凸缘铁心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线部即缘部安装,其中该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双方正交,
所述线圈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端子具备:
与所述线圈的端部连接的线圈用连接部;
沿着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所述凸缘铁心的第四面折弯,且与形成在基板上的配线图案连接的基板用连接部;
将所述线圈用连接部和所述基板用连接部连结的中间部;
从所述中间部向侧方突出,并沿着所述第三面折弯的至少一个爪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凸缘铁心的第三面上形成有收容所述爪部的凹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板状铁心体的角部形成有收容所述线圈用连接部的切口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爪部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爪部由两个爪部构成,所述两个爪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上下两端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线圈用连接部形成有向侧方突出的缠绕用突起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该线圈部件的四角部分,分别在所述鼓状铁心体安装所述金属端子,该金属端子作为基板用连接部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棒状铁心的轴向中间部设有三角形的定位用切口部。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金属端子具备从连结线圈用连接部和基板用连接部的中间部突出且沿着第三面折弯的爪部,该第三面与安装有中间部的凸缘铁心的第二面正交。因此,通过将相对于中间部折弯的爪部接地连接,能够以外观上易显眼的中间部不会发生劣化等的方式将线圈的端部与金属端子接线,从而能够维持线圈部件的外观、性能,进而能够维持 其商品价值。尤其是在尺寸为几毫米左右以内的小的线圈部件中,其劣化等可能在线圈部件的功能方面造成较大影响,但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能够避免这种可能性。而且,当利用在棒状铁心卷绕线圈的绕线机进行接地连接时,根据该绕线机的结构,与对中间部进行接地连接相比,对从中间部突出而折弯的爪部进行接地连接能够简化线圈部件的组装作业。而且,能够以中间部、线圈用连接部不会发生劣化等的方式将线圈的端部与金属端子接线,因此能够利用该中间部将金属端子与其他的电子部件等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部件中,当在凸缘铁心的第三面上形成收容爪部的凹部时,例如通过使爪部收容并卡合于凹部,能够进行金属端子相对于凸缘铁心(鼓状铁心体)的定位,能够简化组装作业。而且,通过如上述使爪部卡合于凹部进行组装,能够确保将线圈用连接部和基板用连接部连结的延伸方向上的、金属端子相对于凸缘铁心的安装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未经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8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气缸伸缩的推杆式晶圆夹持装置
- 下一篇: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的绝缘线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