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器浓度调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5262.8 | 申请日: | 2012-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9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鲁阳;刘志超;张杰;魏丰年;王传帅;刘希健;徐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浓度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煤机分离器的结构改进,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磨煤机分离器浓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电站锅炉机组普遍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发现,单台磨煤机(包括中速磨及双进双出钢球磨)出口的各煤粉管道中,煤粉流量分配普遍存在较大偏差。试验证明,这一现象在多个电厂都存在,特别是在采用四角切圆燃烧的锅炉机组上,由于各一次风管道长度相差比较大,这一偏差更为明显。一次风管道煤粉流量偏差的直接危害是造成每只燃烧器煤粉流量和煤粉细度存在较大差异,致使燃烧恶化,飞灰和灰渣可燃物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降低以及水冷壁结焦及高温腐蚀等问题。目前解决一次风煤粉浓度偏差的主要方式是在磨煤机出口加装煤粉均配器,其主要问题是一次风管道阻力增加较多,且现场改造需要空间较大。
中国专利200920022334.3(公告日2009年12月9日)公开了一种磨煤机分离器挡板异步调整装置,其在磨煤机制粉系统分离器出口沿圆周分布若干个调节挡板,调节挡板分为多个相互独立单独调节的挡板组,挡板组与异步调整装置连接,异步调整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其调节挡板是依靠磨煤机原有的分离器挡板进行异步调节,且分离器挡板与一次风管道距离较远,调节作用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离器浓度调节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器浓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磨煤机分离器出口的一次风管道,在分离器内部靠近一次风管道入口处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与设置在分离器上盖板上的调节拉杆相连接。
所述调节拉杆包括与导流板相连的拉杆,拉杆穿过分离器上盖板通过螺帽与上盖板相连接。
所述导流板为弧形。
所述导流板的弧度与一次风管道的弧度相当,且与一次风管道相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弧形导流板与一次风管道的入口距离非常近,因此调整弧形导流板上下位置对一次风管道内的煤粉浓度有比较大的影响,调节效果较好。导流板通过设置在分离器上盖板上的调节拉杆来调节导流板的上下位置,使其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便于调节一次风管道煤粉浓度及细度的均匀性在分离器内部一次风管入口的来流方向,加装导流板,调整一次风管道内的煤粉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流板及拉杆主视图;
图3是导流板及拉杆侧视图;
图4是导流板及拉杆仰视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中一次风管道部分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其中1.一次风管道,2.导流板,3.拉杆,4.上盖板,5.螺帽,6.分离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分离器浓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磨煤机分离器出口的一次风管道,在分离器内部靠近一次风管道入口处,即在分离器内部一次风管入口的来流方向,设有弧形的导流板,导流板与设置在分离器上盖板上的调节拉杆相连接。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调节拉杆包括与导流板相连的拉杆,拉杆上设有外螺纹,离器上盖板设有与拉杆相配合的孔,孔内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拉杆穿过分离器上盖板通过螺帽与上盖板相连接,旋转螺帽可以调节导流板的上下位置。调整导流板的上下位置,可以改变对应一次风管道内的煤粉浓度。
所述导流板的弧度与一次风管道的弧度相当,且与一次风管道相贴。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器共有4个一次风管道,在每个一次风管道处均设有导流板,图5中箭头表示气流旋转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5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