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眼LED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5047.8 | 申请日: | 2012-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清尧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6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眼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体涉及一种护眼LED灯。
背景技术
目前,照明灯普遍采用的是白炽灯和日光灯或电子节能灯,传统白炽灯具有发光效率低、发光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和能耗高等缺点,日光灯或电子节能灯较白炽灯节能和发出光线质量高,但电磁干扰大,电压适应范围窄、使用寿命也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护眼LED灯,该实用新型护眼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线质量好、省电节能、电压适应范围宽、使用寿命长和性能稳定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构造一种护眼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稳压恒流LED驱动电路和LED照度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由保险、桥式整流器、滤波稳压电容、电感、二极管和集成稳压块U1连接构成;所述稳压恒流LED驱动电路由三极管T1、光耦检测控制器件U2、稳压二极管D6和电阻器连接构成;所述LED照度控制电路由照度转换开关SW1、高亮度暖白色大功率的发光体和稳压管连接构成;集成稳压块U1采用MCP1014ST110型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发光效率高、光线质量好、亮度可调、节能电能、电压适应范围宽、使用寿命长和性能稳定等优点,可作护眼的台灯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交流80V-270V范围内任一电压经保险RT1、桥式整流器(D1-D4)、电容器(C2、C3、C4、C5)、电感(L1、L2)组成π型滤波器输出直流电压,一路经R1供给LED发光体,一路经三极管T1、电阻R2、光耦器U2、高度集成稳压块U1,进行取样、分析、比较和控制,组成稳压恒流的LED驱动电路,D6为三极管T1基极的稳压二极管,D5为快速恢复二极管,U1为高度稳压集成块,光耦器U2的(1)脚和电阻器R2一端相连,光耦器的(2)脚和输出的负极相连,光耦器的(3)脚和高度稳压集成块U1的(2)脚相连,光耦器(4)脚和整流器(D1-D4)输出地相连。因电网电压变化输送到LED发光体A、B两端电压降低时,恒流取样比较管T1基极电位降低,T1的ec电流增大,通过R2、光耦器(1)、(2)脚电流增大,光耦器(3)、(4)电流减小,高度稳压集成块U1的(3)脚对地电位下降,A、B端电压升高;因电网电压变化输送到LED发光体A、B两端电压升高时,恒流取样比较管T1基极电位升高,T1的ec电流减小,通过R2、光耦器(1)、(2)脚电流减小,光耦器(3)、(4)电流减小,高度稳压集成块U1的(3)脚对地电位上升,A、B端电压降低,即始终保持LED发光体A、B两端电压恒定。图1中C1、C6、C8为高频滤波电容器,C7为稳压低频滤波电容;SW1为手动旋转式转换开关,触头接触1触点时LED1和LED2点亮,触头接触2触点时LED1-LED3点亮,触头接触3触点时LED1-LED4点亮,触头接触4触点时LED1-LED5点亮,触头接触5触点时LED1-LED6点亮,触头接触6触点时LED全点亮;D11-D17是分别和LED并联的稳压二极管,一是防止上电瞬间LED发光体单个电压过高损坏LED发光体,二是当多个串联的LED发光体有一个损坏断路时,此发光体上并联的稳压二极管击穿导通,保证其它串联的LED发光体正常发光。
主要元器件参数:桥式整流器(D1-D4)采用DB107型号,二极管D5采用MUR160型号,稳压二极管采用IN5941B型号;集成稳压块U1采用MCP1014ST110型号,集成稳压块U2采用PC817型号;三极管T1采用BC856型号;电容器C2、C3、C4、C5、C7采用220u/400V型号,电容器C1、C6、C8采用4.7nF/400V型号;电感L1、L2采用2.7mH/500mA型号;电阻器R1采用1.8K/1W型号,电阻器R3、R4采100Ω/0.5W的型号。
本实用新型还可做出各种不同的变通方式,以上通过由附图1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主题的范围仅限于所描述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清尧,未经陈清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5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