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建筑一体化外遮阳抛物反射镜追日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4329.6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2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隆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F24J2/12;F24J2/24;F24J2/46;F24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1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一体 化外 遮阳 反射 镜追日 太阳能 集热器 | ||
(一)技术领域:
与建筑一体化外遮阳抛物反射镜追日太阳能集热器,夏季外遮阳节能、冬季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上的结合,具有聚焦元件的反射镜并采用对日跟踪装置。
(二)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器最早使用平板式,由于效率低、成本高等诸多缺点,发展很慢。真空管式的出现以热井的特点提高了热效率,其实用价值,使太阳能利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由于真空管式的结构,很难在建筑物的立墙上使用,而随着城市楼房的增高立墙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急需解决建筑节能的今天,人们不得不返回使用平板式与建筑一体化。但是平板式的结构性缺点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冬季气温低、太阳光弱、很难产生较大的温差以吸收太阳能,而且成本较高。无论真空管式或平板式日均吸收率最高只能达到45%至55%。
夏季太阳对建筑物的直射是空调能耗的主要部分,目前尚无为夏季空调节能而设置的建筑物外遮阳设施,并与太阳能利用相结合。
(三)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克服平板式、真空管式两种集热器的不足,设计出第三种新的太阳能集热器,以最科学、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扩大受照面积、聚集太阳光、提高加热管的加热温度,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日均热效率,这也是提高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唯一途径。改善太阳能集热器冬季的性能,向北推进使用区域。并以反射镜包围整个建筑物受照面,形成外遮阳,降低建筑物夏季太阳直射引发的空调主要能耗,以本身的双性能逐步取代原有的两种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器可与住宅及公共建筑一起设计使用,可对原有的建筑物进行系统改造使其成为节能绿色建筑。也可单机使用在原有的平房、分散的小建筑、原建筑上无法使用真空管集热器的中间楼层也可安装使用,其中‘窗罩型’可单独的安装在窗上即遮阳又热水。这方便了本集热器的市场进入,扩大了市场范围和价值。
与建筑一体化外遮阳反射镜追日太阳能集热器【以下简称集热器】,包含用于加热水的太阳能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和用于采暖的太阳能采暖器【以下简称采暖器】,是外遮阳使建筑物节能并利用这些太阳能的设备。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集热器总的技术方案是,使用抛物柱形反射镜41接收太阳光,当其对日时,向其焦线上的受热管40聚焦太阳光,受热管40完成光热转换,其内的传热工质受热后,经保温软管导入室内的储水箱59,或其它用热装置。
当反射镜41不对日时,安装在其上的光电池组47传感,并产生光伏电,控制三位 四通换向阀56从中位换向,向双出缸44的一侧供水,使用供水压力推动双出活塞杆33移动,固定在双出活塞杆33两端的软拉轴或钢丝绳,经传动,牵动反射镜41追日至对日,相邻集热器的反射镜41间,用联动钢丝绳76相连接,实现同步追日。
软拉轴牵动反射镜41追日的技术方案是:图6,双出缸44固定在室内的控制箱30中,其双出活塞杆33左端固定两根后软拉轴34,两根后软拉轴34的另一端,一根向左经支架及调紧组件32、定位组件19、固定在左绳轮46的后外缘,另一根通过反向轮29转180度、向右经支架及调紧组件32、定位组件19、固定在右绳轮38的后外缘,双出活塞杆33右端固定两根前软拉轴43,两根前软拉轴43的另一端,一根向右经支架及调紧组件32、定位组件19、固定在右绳轮38的前外缘,另一根通过反向轮29转180度、向左经支架及调紧组件32、定位组件19、固定在左绳轮46的前外缘,左绳轮46、右绳轮38分别固定在反射镜41的左右两端。废水由排水口20排出。
钢丝绳牵动反射镜41追日的技术方案是:图5,固定在室内控制箱30中的双出缸44,其双出活塞杆33左端,固定两根下钢丝绳82,两根下钢丝绳82的另一端,一根经左侧的下滑轮71,转90度、固定在左绳轮46的下外缘,另一根经左侧下滑轮71,转180度、再经右侧的下滑轮71,转90度,固定在右绳轮38的下外缘,双出活塞杆33右端,固定两根上钢丝绳81,两根上钢丝绳81的另一端,经两个升高滑轮72升高后,一根经左侧的上滑轮73,转90度,固定在左绳轮46的上外缘,另一根经左侧的上滑轮73,转180度、再经右侧的上滑轮73,转90度,固定在右绳轮38的上外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隆,未经张福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4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门扇骨架
- 下一篇:一种木铝复合内开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