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法检测硒鼓密封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3850.8 | 申请日: | 2012-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5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路秀秀;吴福燕;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306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检测 硒鼓 密封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性测试装置,可以检测硒鼓的密封性情况。
【背景技术】
密封性是硒鼓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硒鼓的密封性不好,硒鼓就会出现漏粉的情况,因此硒鼓在出厂之前都要进行密封性测试。
目前硒鼓生产厂家大多采用负压测试法对硒鼓的密封性进行测试,负压测试法是将灌粉并密封好的硒鼓放入密封装置中,再将密封装置抽15KPa的负压,这样硒鼓内外就产生了15KPa的压差,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密封装置看看硒鼓是否漏粉,如果漏粉则判断硒鼓密封性不好,如果硒鼓不漏粉则判断硒鼓密封性完好。
该方法的弊端在于整个检测过程需要加入碳粉才能判定硒鼓密封性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检测环节复杂,而且也容易造成碳粉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硒鼓密封性检测装置,本装置无需加粉即可检测硒鼓的密封性状况。
硒鼓生产中一般需要在粉仓贴上密封条,用户使用之前,要将密封条拉开。密封条的作用就是防止硒鼓在储存,运输时产生漏粉现象,尽量避免使用之前碳粉与空气的接触。所以要求生产中硒鼓贴封条环节密封性良好,一般要求密封后,密闭空间的压强为一个大气压。本装置提供了一种压力法检测方法,使用三通管连接硒鼓与气体压力表,观察硒鼓内压力是否变化,达到验证密封性是否良好的目的。
本装置中,空气压缩机接一长气管,用来输送空气压缩机产生的气体;在所述气管上,依次装有普通减压阀、精密减压阀、电磁阀,之后气管连接到三通管上的一个通道上。所述三通管的其他通道分别连接气体压力表和待测硒鼓的灌粉口。所述电磁阀连接电磁阀控制器,用来切断或开启气体的进入。
在最优选的设计中,三通管的一个通道连接到待测硒鼓灌粉口的连接方法是:在通道内装有带孔的弹性密封球,所述密封球的体积稍大于灌粉口。测试硒鼓时,直接将该挤压在硒鼓灌粉口上,封闭灌粉口。测试完毕后,将该小球取下即可。
空气压缩机产生的气体压强较大,通过普通减压阀、精密减压阀两次减压后达到15KPa左右,气体进入待测硒鼓和气体压力表,此时关闭电磁阀,电磁阀至待测硒鼓粉仓和气体压力表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压强大于外界气压。当粉仓密封性差时,粉仓内气体外泄,密闭空间的压强下降,气体压力表示数下降。当粉仓密封性好时,密闭空间压强稳定,气体压力表示数不变。
利用本装置检测硒鼓的密封性,无需加入碳粉就可以判断硒鼓的密封性,检测过程简单,也不会造成碳粉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硒鼓密封性测试示意图。
图中,1、空气压缩机,2、普通减压阀,3、精密减压阀,4、电磁阀,5、电磁阀控制器,6、三通管,7、气体压力表,8、密封球,9、待测硒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将密封球(8)放入待测硒鼓(9)的灌粉口处使灌粉口处密封,开启空气压缩机(1),空气经空气压缩机(1)压缩后变为气压为200Kpa左右的压缩空气,200Kpa左右的压缩空气经过气管流入普通减压阀(2),普通减压阀(2)将200Kpa左右的压缩空气减压到20kpa左右,然后空气再流经精密减压阀(3)后,减压到15Kpa,减压到15Kpa的空气经过气管流到三通管(6)上,经过三通管(6)的压缩空气分两路,一路经气管流入密封球(8)中后进入待测硒鼓中,另一路经过气管流入气体压力表(7)中;通过三通管(6)使得数字气压表和待测硒鼓(9)相通,因此气体压力表(7)可以测量待测硒鼓(9)内的气压。
压缩空气流入待测硒鼓(9),直到电磁阀(4)右侧气压达到15Kpa时,电磁阀控制器(5)控制电磁阀(4)关闭;之后待测硒鼓(9)内的空气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如果待测硒鼓(9)的密封性完好,则待测硒鼓(9)内的气压会保持15Kpa不变,气体压力表(7)显示的数据会是15Kpa,如果待测硒鼓(9)的密封性不好,则气体压力表(7)显示数值小于15Kpa,当气体压力表(7)的数值达到14Kpa时,气体压力表(7)会自动报警,此时判定待测硒鼓(9)密封性不好,需要对硒鼓的密封条重新装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富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3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