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3516.2 | 申请日: | 201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9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严航力;张棉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15/00 | 分类号: | F21V15/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LED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LED是取自Light Emitting Diode三个字的缩写,中文译为“发光二极管”,顾名思义,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具有二极管的特性。现有的LED灯一般都是通过其自身的针脚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由于LED的针脚较长,这种连接方式很容易导致正负极的两只针脚短路而引起严重故障。
中国实用新型申请200910107827.1公开一种LED日光灯,其中:包括本体、导热垫、绝缘垫、灯罩、多个LED和固定所述LED的基板,所述本体的一面具有散热体,其相对的一面具有第一凹槽,所述本体第一凹槽二相对的上槽缘分别具有膨胀部,所述灯罩的开口边缘具有分别与所述二缘膨胀部相卡合的卡合部,所述绝缘垫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绝缘垫具有第二凹槽,所述导热垫和基板依次固定在所述绝缘垫的第二凹槽内。这种LED灯的针脚直接暴露在电路板上,仍然存在针脚短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LED针脚短路的LED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LED的保护装置,所述的LED的保护装置设置在一LED发光单元的下方,所述的LED发光单元包含一灯头和为所述的灯头提供电源供应的针脚,所述的LED的保护装置包含一柱体和设置在所述的柱体的底部的底座,所述的柱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带和第二螺纹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柱体包含一位于其中心且容纳所述的针脚的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螺纹带包含由第一突起组成的螺纹阵列,所述的第二螺纹带包含由第二突起组成的螺纹阵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LED的保护装置由硅橡胶制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LED的保护装置利用散热良好的硅橡胶制成,柱体能包裹两个针脚,能有效地将防止针脚的短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的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LED的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的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LED的保护装置的B区域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LED的保护装置的C区域细节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避免LED针脚短路的LED的保护装置。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LED的保护装置3,该LED的保护装置3设置在一LED发光单元2的下方,该LED发光单元2包含一灯头21和为该灯头21提供电源供应的针脚22,该LED的保护装置3包含一柱体31和设置在该柱体31的底部的底座21,该柱体31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带311和第二螺纹带312。
该柱体31包含一位于其中心且容纳该针脚22的空腔311。
该第一螺纹带311包含由第一突起3111组成的螺纹阵列,该第二螺纹带312包含由第二突起3120组成的螺纹阵列。
该LED的保护装置由硅橡胶制成。
该实用新型的LED的保护装置利用散热良好的硅橡胶制成,柱体能包裹两个针脚,能有效地将防止针脚的短路。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3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