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品铝合金隔断立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3447.5 | 申请日: | 2012-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吕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剑锋 |
| 主分类号: | E04B2/78 | 分类号: | E04B2/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 铝合金 隔断 立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隔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火分区的成品铝合金隔断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合金隔断立柱,其为倒Y字形,内无腔室,抗弯抗扭能力一般。
当需要用于防火分区的时候,一般在墙体内单独增加钢衬,钢衬的置入以及定位步骤均较为繁琐,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品铝合金隔断立柱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抗弯抗扭能力一般、墙体增加钢衬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成品铝合金隔断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结构为呈井字形的铝合金型材,其包括向左侧横向伸出的一对左轨道、向右侧横向伸出的一对右轨道、向上侧纵向伸出的一对上轨道、向下侧纵向伸出的一对下轨道、以及形成在立柱结构内部的封闭腔。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轨道以及右轨道的宽度小于所述上轨道以及下轨道的宽度。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对左轨道的相对侧面上形成有一对纵向加强筋,所述一对右轨道的相对侧面上形成有另一对纵向加强筋。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对上轨道的末端相背向地形成有一对横向加强筋,所述一对下轨道的末端相背向地形成有另一对横向加强筋。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封闭腔对应于所述左轨道以及右轨道的位置还分别向外凸出有一段折形凸墙。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形凸墙的厚度大于所述封闭腔的其他位置的厚度。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柱结构的封闭腔中还附加有钢衬。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钢衬包括:与封闭腔的上壁面的左侧接触的左直板、与封闭腔的上壁面的右侧接触的右直板、与封闭腔的下壁面的中部接触的中直板、连接所述左直板与所述中直板的左斜板、以及连接所述右直板与所述中直板的右斜板。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钢衬与所述立柱结构的封闭腔之间用螺丝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如此设置的立柱结构,在杆件式支架或液压支架中,立于底板、底梁或底座上,可作支撑作用以及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柱结构呈井字形,形成的上轨道、下轨道、左轨道、右轨道可提供强力的支撑定位,所形成的封闭腔能够提供良好的抗弯、抗扭作用,还节约了铝合金材料。
将所述钢衬置入所述立柱结构的封闭腔中,并用螺丝固定,可将立柱结构与钢衬稳固结合,在用于防火分区时,可使立柱结构具备防火效果,而且两者结合方便,便于安装施工。一旦铝合金材料的型材损坏或被破坏,所述钢衬仍可以重复使用,因此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柱结构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品铝合金隔断立柱结构的横剖结构(含钢衬)示意图(由于立柱为无固定长度的长条形状,其他方向视图省略),所述立柱结构为铝合金型材,其呈井字形,包括向左侧横向伸出的一对左轨道1、向右侧横向伸出的一对右轨道2、向上侧纵向伸出的一对上轨道3、向下侧纵向伸出的一对下轨道4、以及形成在立柱结构内部的封闭腔5,所述左轨道1以及右轨道2的宽度小于所述上轨道3以及下轨道4的宽度,所述一对左轨道1的相对侧面上形成有一对纵向加强筋11,所述一对右轨道2的相对侧面上形成有另一对纵向加强筋21,所述一对上轨道3的末端相背向地形成有一对横向加强筋31,所述一对下轨道4的末端相背向地形成有另一对横向加强筋41,所述封闭腔5对应于所述左轨道1以及右轨道2的位置还分别向外凸出有一段折形凸墙51,所述折形凸墙的厚度大于所述封闭腔5的其他位置的厚度。
如此设置的立柱结构,在杆件式支架或液压支架中,立于底板、底梁或底座上,可作支撑作用以及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柱结构呈井字形,形成的上轨道3、下轨道4、左轨道1、右轨道2可提供强力的支撑定位,所形成的封闭腔5能够提供良好的抗弯、抗扭作用,还节约了铝合金材料。
请继续参阅图1,在用于防火分区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柱结构的封闭腔5中还可以附加钢衬6,所述钢衬6包括:与封闭腔5的上壁面的左侧接触的左直板61、与封闭腔5的上壁面的右侧接触的右直板62、与封闭腔5的下壁面的中部接触的中直板63、连接所述左直板61与所述中直板63的左斜板64、以及连接所述右直板62与所述中直板63的右斜板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剑锋,未经吕剑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3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板梁及由其构成的CSI住宅用架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石膏隔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