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冠脉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1731.9 | 申请日: | 2012-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8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全;韩青松;江旭东;胡志勇;郭志平;山下修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冠脉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堵塞,植入扩张支架,促进血液流动的治疗方法,迅速得到普及,为患者带来了福音。这种用于治疗的支架,需要满足三点要求。第一,将闭合的支架,搭载在膨胀式球囊导管的远端,沿预先插入动脉内的导丝,送达到堵塞部位。因此,在通过狭窄的动脉时要求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柔韧性。其次,扩展的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动脉壁,和足够的强度保持其狭窄部分的通畅,并必须有承受心脏脉搏引起的变应力的疲劳强度。第三,经球囊扩张的支架长度短于压握状态的长度,即支架扩张后长度会缩短,这有可能使治疗不能够覆盖整个病变区域,所以要求支架扩张前后的长度变化不大。
图3是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结构形状相似的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公司的Expansion支架,由一类支撑体7周向连接成一类环状单元8;多个二类支撑体7′周向连接成二类环状单元8′,以支架6的轴线C1为中心,交替配置。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的个数是所述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的个数的1.5倍。第一和第二环状单元8,8′通过直线连接杆9连接。
此外,另一个支架结构,其结构如图5(图5是日本实用新型3145720号所描述的结构)所示。该支架结构由多个一类支撑体7周向连接成一类环状单元8;多个二类支撑体7′周向连接成二类环状单元8′,以支架6的轴线C1为中心,交替配置。第一和第二环状单元8,8′通过连接点9连接,该第 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以连接点9为中心,沿支架6的轴线方向对称,而连接点处的支撑体相对非连接点处得支撑体略长。
传统支架结构如图7(日本发明专利号3654627号和日本发明专利号3663192号中列出的结构图1)所示。所示的支架结构是多个支撑体11沿周向连接,支撑体11以支架15的中轴线C1为轴心环绕成单元12,相邻环状单元12,12′通过对应的支撑体11,11′在相应的S形接口14连接。
此外,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图8所示的支架1(S-Stent)中,单元16,16′是由连接点17连接,单元长度是恒定的,连接点17的长度约为0.2毫米。图9所示支架2(Driver)的支撑体18,18′是由钴铬合金钢丝Z型弯曲定型而成,连接点19是通过焊接连接的。
图5所示的支架,虽然有足够的弯曲疲劳强度,但支架扩张时所需的压力,比图7中的支架要高,这表明该支架较难打开。因此,图5所示的支架在扩张性方面存在问题。此外,图8和9所示的其它支架,在扩张性方面同样存在缺陷。
对传统的支架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图7所示的支架,具有很好的弯曲变形能力,并能够保证狭窄部位的通畅。但是,进行有限元分析后发,支架承受弯曲载荷时最大应力发生在S形连接杆的顶端13处。疲劳试验结果显示,13处的疲劳强度相对11,11′以及S形连接杆的直线段要差。在支架介入治疗术中,支架所承受的应力非常复杂,还会发生弯曲和扭转等变形,所以该类支架的弯曲疲劳强度方面存在着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输送到狭窄而曲折的动脉血管中,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扩张性能、维持动脉通畅的支撑强度,并能承受脉搏引起的弯曲疲劳载荷的冠脉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冠脉支架,其包括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依次交替排列形成管状结构;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均由U形结构串接连接而成;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相邻的U形结构的U形口的开口方向为相反方向;U形结构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与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相邻的对应圆弧段中的一部分通过对应的连接点连接;
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的个数是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的个数的1.4-1.6倍;
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的直线段长度是;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直线段长度的1.4-1.6倍;
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参与连接的每一个U形结构的圆弧段的曲率半径为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未参与连接的每一个U形结构圆弧段的曲率半径的1.1-1.5倍;
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中的每一个U形结构的直线段的宽度为未参与连接的每一个U形结构的直线段的宽度的1.1-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1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机镜头
- 下一篇:塑木瓷砖模压成型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