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无障碍飞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9860.4 | 申请日: | 2012-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王坤;鲁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无 障碍 飞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无障碍飞车。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传统铝合金飞车更换防震锤及间隔棒有两种作业方法,第一种是使用单飞车作业,当飞车行进至间隔棒或防震锤时,需要摘掉一个滑轮移至间隔棒或防震锤另一侧的导线上,此时只有一个滑轮支撑在导线上,存在严重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且移动滑轮时需要作业人员整个身体支撑在导线上,增大了劳动强度。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双飞车作业,当一个飞车行进至间隔棒或防震锤时,作业人员需把另一个飞车移至间隔棒或防震锤另一侧的导线上,作业人员需从第一个飞车移动至另一个飞车上,再将第一个飞车收起移至作业人员侧导线上,此时存在高空中进行高空转位的情况,存在严重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同时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携带两个飞车也增大了劳动强度。这两种作业方法都有比较严重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增大了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隐患、降低作业劳动强度、避免了高空作业时飞车转位的危险、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高空无障碍飞车。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无障碍飞车,包括飞车,所述飞车两端梯头上均设置转向节和滑轮,所述飞车车身上设置移动导轨和移动套管,所述移动套管通过调节丝杠和辅助滑轮相连接。
所述梯头包括前梯头和后梯头。
所述滑轮包括前滑轮和后滑轮。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飞车行进至作业点途中遇到间隔棒或防震锤等障碍时,作业人员将移动套管调动至前滑轮附近,调整调节丝杠使飞车前滑轮脱离导线,旋转梯头避开障碍物,移动飞车使前梯头跨过障碍物,恢复前梯头至导线上,接着再调整调节丝杠使辅助滑轮脱离导线,将飞车后滑轮移动至障碍物位置,再次调整调节丝杠使辅助滑轮悬挂在导线上,使其受力直至后滑轮脱离导线,旋转后梯头避开障碍物,移动飞车跨越障碍物后,恢复后梯头至导线上,调整调节丝杠使辅助滑轮脱离导线,就完成对导线上障碍物的跨越,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更换防震锤及间隔棒等需跨越障碍物时运用,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隐患,降低作业劳动强度,有效避免了避免了高空作业时飞车转位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空无障碍飞车,包括飞车,所述飞车两端梯头上均设置转向节1和滑轮,所述飞车车身上设置移动导轨2和移动套管3,所述移动套管3通过调节丝杠4和辅助滑轮5相连接,所述梯头包括前梯头6和后梯头7,所述滑轮包括前滑轮8和后滑轮9。
利用本实用新型,在飞车行进至作业点途中遇到间隔棒或防震锤等障碍时,作业人员将移动套管3调动至前滑轮8附近,调整调节丝杠4使飞车前滑轮8脱离导线,旋转梯头避开障碍物,移动飞车使前梯头6跨过障碍物,恢复前梯头6至导线上,接着再调整调节丝杠4使辅助滑轮5脱离导线,将飞车后滑轮9移动至障碍物位置,再次调整调节丝杠4使辅助滑轮5悬挂在导线上,使其受力直至后滑轮9脱离导线,旋转后梯头7避开障碍物,移动飞车跨越障碍物后,恢复后梯头7至导线上,调整调节丝杠4使辅助滑轮5脱离导线,就完成对导线上障碍物的跨越,方便快捷,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隐患,降低作业劳动强度,有效避免了避免了高空作业时飞车转位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9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