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轧板带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9830.3 | 申请日: | 2012-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板带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轧板带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热轧板带冷却装置都是由上、下表面同时喷水冷却,尤其是精轧区域前各工艺水都是对称喷水,但由于板带上表面存水特点,因此对称喷水对上、下表面的冷却效果是不对称的,加之板带上、下表面散热条件等工况差异很大,造成板带上表面温度低于下表面温度,会出现以下问题:
(1)温度差别造成上、下表面金属延展性不同,经精轧F1机架轧制后,带钢翘头严重,撞击后续机架设备,造成设备损伤,缩短了设备寿命,加剧了设备的有害间隙,甚至引起压钢停轧事故。
(2)由于垂直断面温度分布不均,精轧轧制过程中金属组织变化也是不均匀,影响产品性能。
以上问题在轧制厚规格的高强钢、管线钢等产品尤为突出,极大的影响了生产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消除带钢上、下表面温差、缓解精轧区域带钢翘头现象的热轧板带冷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轧板带冷却装置,包括供水管路和设置有喷嘴的喷水集管,所述喷水集管安装在热轧生产线精轧机架入口区域、热轧板带的下方,仅对板带的下表面进行喷水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集管上的所有喷嘴的轴线方向与垂直方向成15度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所有喷嘴产生的喷水扇面跟所述喷水集管的轴线方向成15度。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路依次安装电磁阀、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然后连接到所述喷水集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轧板带冷却装置,其喷水集管安装在热轧生产线精轧入口处、热轧板带的下方,仅对板带的下表面进行喷水冷却,通过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精确控制喷水流量,并且喷水集管上的喷嘴的轴线方向与垂直方向、喷嘴产生的喷水扇面与喷水集管的轴线方向都成15度的角度,既可避免落水影响喷水扇面的均匀性,也可避免相邻喷水扇面之间相互干涉,使热轧板带下表面受到更均匀水流的冷却,可以消除板带上、下表面温差,缓解精轧带钢翘头,提高带钢垂直断面金属组织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水装置设备器件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水集管的垂直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水集管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水集管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轧板带不对称冷却装置,包括供水管路2和设置有喷嘴3的喷水集管1,喷水集管1安装在热轧板带10的下方;供水管路2依次安装有电磁阀4、流量控制阀5和流量计6,然后连接到喷水集管1;如图3所示,喷嘴3的轴线方向与垂直方向所成的夹角9为15度;如图4所示,喷嘴3所产生的喷水扇面7与喷水集管1的轴线方向产生的夹角8为15度。
使用本冷却装置时,引用精轧区域的带钢冷却水,通过供水管路2输送到位于热轧板带10下方的喷水集管1,通过喷水集管1上的喷嘴3把冷却水喷到热轧板带10的下表面,对热轧板带10进行不对称冷却,由于喷嘴3的轴线方向与垂直方向所成的夹角9为15度、喷嘴3所产生的喷水扇面7与喷水集管1的轴线方向产生的夹角8也为15度,既可避免落水影响喷水扇面7的均匀性,也可避免相邻喷水扇面7之间相互干涉,使热轧板带10下表面受到更均匀水流的冷却,并且利用供水管路2上的电磁阀4控制开关时序,利用流量控制阀5控制喷水流量,利用流量计6作为流量监测,能够精确的控制喷水流量,可以消除板带上、下表面温差,提高带钢垂直断面金属组织的均匀性。
当精轧F1机架出口带钢翘头严重时,使用该装置对热轧板带10下表面喷水,在精轧F1机架咬钢前,根据现场翘头幅度,可通过流量控制阀5和流量计6精确调整喷水流量,缓解带钢的翘头幅度,直到带钢头部呈微翘趋势。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9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