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装置以及照明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9076.3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淳;中岛启道;清水圭一;高梨贤二;泉昌裕;松田良太郎;大泽滋;高原雄一郎;荒木努;河野仁志;神代真一;武长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经志强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以及 照明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用发光元件的灯(lamp)装置以及使用该灯装置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先前,作为使用发光元件的灯装置,例如有使用GX53型灯头的平坦(flat)形的灯装置。此种灯装置中,也有在设有灯头的框体内收容着发光元件、点灯电路以及光学零件的灯装置,但使用有用于将这些收容零件安装于框体的零件或用于电性连接发光元件和点灯电路的零件等相对较多的零件。而且,对于此种灯装置而言,照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配光特性定为一种。因此,通过在安装灯装置的照明器具侧使用反射体、灯罩(globe)以及遮光板等的光学零件来获得所需的配光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6278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对于灯装置,期望减少零件个数而简化,以实现成本(cost)降低。
为了获得所需的配光控制,由于灯装置无法应对,因此必须在安装灯装置的照明器具侧来应对,从而会导致照明器具复杂化、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削减零件个数而简化的灯装置以及使用该灯装置的照明器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所需的配光控制的灯装置以及使用该灯装置的照明器具。
实施方式的灯装置具备发光模块(module)、点灯电路、光学零件以及框体。发光模块在发光模块的一面具有发光元件。点灯电路具有:环状的电路基板,设有与发光模块的一面相向的开口部;以及电路零件,安装在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面上。光学零件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开口部,对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控制。框体的一面侧开口,在另一面侧具有灯头部,在内部收容发光模块、点灯电路以及光学零件,并且具有配线引导(guide)部,所述配线引导(guide)部插通点灯电路的电路基板,形成使电线穿过的配线通路且使电路基板止转,所述电线连接发光模块和电路基板的一面的电路零件。
实施方式的灯装置中,进而有透光罩(cover)配置于框体的开口部。
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包括:上述的灯装置;以及灯座,安装所述灯装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框体的配线引导部兼用于配线通路的形成和电路基板的止转,能够期待削减零件个数而简化,所述配线通路利用电线来连接发光模块和电路基板的一面的电路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只利用灯装置便能够获得所需的配光控制,能够期待照明器具的简化以及小型化。而且,使配线引导部具备配线引导功能和电路基板的止转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在表示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框体中装入有点灯电路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一面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另一面的立体图。
图6是使用图2的中角型光学零件的灯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使用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照明器具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1:照明器具
12:被设置部
13:嵌入孔
15:器具本体
16:灯座
17:散热体
18:灯装置
21:框体
21a:共用被安装部
22、57:导热片材
23:发光模块
24:光学零件
25:点灯电路
26:透光罩
28:盒体
28a、70:开口部
29:灯头构件
30:灯头部
31:平板部
32、43:周面部
32a:凹凸部
33、35:插通孔
34、48:安装孔
36、37:基板支承部
38:配线引导部
38a:侧壁部
38b:外壁部
39:配线通路
40:光学零件支承部
40a:凸肋
41:安装槽
42:端面部
44、58:螺丝
45: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9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