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雾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9071.0 | 申请日: | 2012-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国雄 |
主分类号: | B05B15/04 | 分类号: | B05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雾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出雾头,该种出雾头用于喷雾风扇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风扇一般都是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吹风的,当气温较高的时候,吹出的风仍旧是热的,没有凉感,甚至还会感到更热。当风扇吹出的风中带有水汽的时候,就会因为水汽蒸发和直接接触人体皮肤而达到降温的效果。于是,就有了喷雾风扇的出现,喷雾风扇的风扇罩体中一般设有出雾装置,雾通过该装置出到外界,众所周知,喷雾风扇所出雾的量的大小,及电风扇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降温效果,出雾量的大小又受到电风扇风速的影响。但现有技术中的喷雾风扇中的出雾装置结构复杂,出雾效果不佳,以致造成喷雾风扇的降温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雾头,该种喷雾头,利于出雾,受风扇的风速影响小,提高了喷雾风扇的降温效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雾头,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由圆形底面与侧壁构成,侧壁围着底面,侧壁的底边缘与底面的边缘接壤,底面与侧壁连接于一起,或者底面与侧壁一体成型;所述侧壁上设有进雾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所述底面其内面设有挡雾板,挡雾板与进雾口间设有间隙,挡雾板与侧壁间设有间隙。
所述挡雾板正对着进雾口,其在进雾口处的投影面积为进雾口截面面积的三分一至三分之二。
所述挡雾板其面向出雾口的面为弧形面。
所述挡雾板其面向出雾口的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其轴线与所述底面的轴线平行。
所述侧壁其壁面为圆台形的侧面,侧壁从与底面边缘接壤的那一端开始往另一端渐渐径向向外扩张。
所述侧面其侧棱与底面的夹角β范围为15~21度。
所述侧壁其在与进雾口对应边缘处设有遮挡板,遮挡板一边缘与侧壁的对应边缘接壤,所述遮挡板与侧壁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遮挡板与侧壁各自独立,遮挡板与侧壁可装拆式连接。
所述遮挡板向内倾斜。
所述遮挡板为弧形板。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出雾头出雾量大,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利于提高风扇的降温能力和效率。
2、本实用新型出雾头设有挡雾板,使从进雾口进入出雾头的雾能分开两部分,可以使雾均匀地从出雾头出来。
3、本实用新型出雾头其侧壁与底面成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利于出雾头的出雾量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出雾头设有遮挡板,遮挡板避免从风扇吹出来的风产生气流影响雾进入出雾头,从而有利于稳定出雾量。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出雾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方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出雾头用于风扇中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出雾头,包括壳体,壳体由圆形底面1与侧壁2构成,侧壁2围着底面1,侧壁2的底边缘与底面1的边缘接壤,底面1与侧壁2连接于一起,或者底面1与侧壁2一体成型;所述侧壁上设有进雾口4。
本实用新型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底面1其内面设有挡雾板3,挡雾板3与进雾口4间设有间隙,挡雾板3与侧壁2间设有间隙。挡雾板可以将挡住的雾反弹回来,然后从出雾头出来,有利于出雾头出雾均匀。
本实用新型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挡雾板3正对着进雾口4,其在进雾口4处的投影面积为进雾口截面面积的三分一至三分之二。挡雾板可以将从进雾口进入的雾挡住反弹回来,然后从出雾头出来,没有挡住的雾将继续前进,然后受到侧壁的阻挡后再反弹出雾,该结构有利于出雾头出雾均匀。
本实用新型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挡雾板3其面向出雾口4的面为弧形面。弧形面有利于对从进雾口进入的雾顺利地分散,使出雾头出雾均匀。
本实用新型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挡雾板3其面向出雾口4的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其轴线与所述底面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侧壁2其壁面为圆台形的侧面,侧壁2从与底面边缘接壤的那一端开始往另一端渐渐径向向外扩张。所述侧面其侧棱与底面的夹角β范围为15~21度。该结构使出雾头的出雾量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可以把风扇吹出的挡开,让雾顺利地从出雾头出到外界。按设计需要,所述侧面其侧棱与底面的夹角β范围可为15度、18度、21度,或者为范围为15~21度其中一个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国雄,未经梁国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9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水管路用防生物附着加药器
- 下一篇:一种气流粉碎机的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