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腔型支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8958.8 | 申请日: | 2012-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8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腔型 支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支气管导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单腔型支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肺隔离技术是胸外科手术麻醉时确保病人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三种技术实施肺隔离,包括双腔管、支气管堵塞管和支气管导管。双腔管由于管径较粗,不适用于小儿,或气管狭窄性病变或气管腔内突出物患者。支气管堵塞管虽然可用于置入单腔导管,但由于管腔较细,实施手术侧肺萎陷时比较缓慢,吸引分泌物及气体效果不太理想,容易导致管腔堵塞。使用传统的支气管导管或单腔导管插入一侧肺支气管可用于单肺通气,但无法对另一侧肺作吸引和转换通气,转换成双肺通气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气管导管或单腔导管存在只能用于单肺通气,无法对另一侧肺作吸引和转换通气,转换成双肺通气十分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单腔型支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单腔型支气管导管,包括左导管和右导管,其结构特点是:
1)左导管和右导管各为单腔结构的支气管导管,在左导管中设有与右导管配合使用的右主支气管开口,与之对应,在右导管中设有与左导管配合使用的左主支气管开口;
2)所述右主支气管开口设置在左导管的下部,以右主支气管开口为界,以上部分为带单腔的左导管主管、以下部分为与左导管主管连通的左导管支管;左导管支管的管径较细;在左导管内设有一左附壁套囊,该左附壁套囊位于左导管支管的内壁;所述左附壁套囊通过一充气管与一单向充气阀连接;所述单向充气阀位于左导管的上部;
3)所述左主支气管开口设置在右导管的下部,以左主支气管开口为界,以上部分为带单腔的右导管主管、以下部分为与右导管主管连通的右导管支管;右导管支管的管径较细;在右导管的下段设有右上肺叶开口;在右导管内设有一右附壁套囊,该右附壁套囊位于右导管支管的内壁;所述右附壁套囊通过一充气管与一单向充气阀连接;所述单向充气阀位于右导管的上部。
左附壁套囊未充气时,该左附壁套囊紧贴于左导管支管内壁,充气后能完全封闭右主支气管开口以下的左导管支管内腔。右附壁套囊未充气时,该右附壁套囊紧贴于右支气管支管内壁,充气后能完全封闭左主支气管开口以下的右导管支管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方案是:左导管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右主支气管开口设置在左导管的下1/3段处,在右主支气管开口以下的部分管径变细、形成左导管支管;在左主导管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一气管套囊,该气管套囊位于右主支气管开口的上方;在左支导管上位于右主支气管开口附近位置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二气管套囊;在左支导管上位于右主支气管开口附近位置的内壁上设有一个附壁套囊;在左支导管上位于第二气管套囊与支气管开口之间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三气管套囊;所述第一气管套囊、第二气管套囊、附壁套囊和第三气管套囊分别与一条充气导管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方案是:右导管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左主支气管开口设在右导管的下1/3段处,在左主支气管开口以下的部分管径变细、形成右导管支管;右导管的下段设有右上肺叶开口;在右导管的外壁设三个右套囊;右套囊之一位于右导管的中段、左主支气管开口以上,为右气管套囊;右套囊之二位于左主支气管开口以下处,相当于隆突上,为右气管第二套囊;右套囊之三位于右导管支管的右上肺叶开口附近,为右支气管套囊;在右导管内设有一右附壁套囊,该右附壁套囊位于右导管支管的内壁;所述三个右套囊和右附壁套囊各通过一充气管与一单向充气阀连接;所述单向充气阀位于右导管的上部。
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方案是:右支气管导管可以包括带单腔的右主导管、右支导管,右支导管的一端与右主导管连通、另一端设有支气管开口;右支导管的管径小于右主导管的管径,在右主导管与右支导管的连接处设有左主支气管开口;在右支导管的远端侧壁上设有右上肺叶开口;在右主导管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一气管套囊,该气管套囊位于左主支气管开口的上方;在右支导管上位于左主支气管开口附近位置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二气管套囊;在右支导管上位于左主支气管开口附近位置的内壁上设有一个附壁套囊;在右支导管上位于第二气管套囊与右上肺叶开口之间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三气管套囊;所述第一气管套囊、第二气管套囊、附壁套囊和第三气管套囊分别与一条充气导管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的左支气管导管的总长为200~500毫米;左主导管内径为2~10毫米,管壁厚度1.0~2.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沟槽式室内消火栓
- 下一篇:一种麻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