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前后上下调节的折叠车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8904.1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7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姚其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其迪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前后 上下 调节 折叠 车把 | ||
所属技术领域
涉及自行车,具体涉及自行车、电动车用车把。
背景技术
普通的一种自行车用U型车把,具有上下、前后的调节功能:松动吊紧螺丝可以让直管上、下调节;松动直管上面的速拆可以转动U型管的前、后角度来调节车把与鞍座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都能够使用舒适,但是它没有折叠功能。而现有的,能够折叠的车把,却又缺乏前后调节的功能。
发明内容
这里给折叠车把增加了一个前后调节功能,使它成为一种能够前后、上下调节的,并且可以折叠的自行车、电动车车把:它在直管(9)顶端以直管顶端速拆(7)连接U型管(6)(见图1);U型管(6)上面的两边,分别以承(接管)插(入管)方式各自连接一只成T字型的左、右把手(2、4);左、右把手(2、4)之间以速拆(3)连接,另一种连接实施方法也可以用一只把手端是内螺纹、一只把手端是外螺纹的以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
上面所说的承插方式,这里为了防止雨水进入,所以下面的U型管(6)上端为插入管,上面的左、右把手(2、4)下端为承接管:(U型管(6)上两边的)插入管上每边都有一条约为周长的四分之一长度的固定槽(11)(见图2);(左右两只把手(2、4)下部相应的)承接管上每只都有一个螺丝孔(10)。当U型管(6)插入把手(2、4)后,螺丝孔(10)准对固定槽(11)。用螺丝拧进螺丝孔(10)以后,螺丝的前端部分卡进固定槽(11),这样,使把手(2、4)就既不能脱出,又只能在展开和折叠这90度---即四分之一周---的范围之间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车把展开以后的后视图。
图2是图1把手脱出U型管后的承接管、插入管放大图。
图3是图1车把折叠以后的上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另外一种横向T字型、并且带有90度弯车把的把手。
图中(1)左把手柄、(2)左把手、(3)速拆、(4)右把手、(5)右把手柄、(6)U型管、(7)直管顶端速拆、(8)吊紧螺丝、(9)直管、(10)螺丝孔、(1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速拆(3)可以任意固定在左把手(2)或者右把手(4)的前端,以利于两把手(2、4)的连接。
把手为左、右两只(2、4),它包括另一端的把手柄(1、5),以及下面的承接管,三者组成一个T字形状。
前面所说的承插方式,也可以用另一种替代方法来实施:U型管(6)上端为承接管,把手(2、4)下端为插入管。
车把另外一种T字型把手实施方法:上面90度弯的把手,下面成横向T字型(见图5)
使用时:展开左、右把手(2、4)(见图1)使之对接,并且以一把手的前端插入另一把手的速拆(3)内,然后压紧速拆(3)。折叠时,松开速拆(3),左、右把手(2、4)按图3箭头方向转动。
当需要调节车把高度时,松开吊紧螺丝(8),可以上下调节直管(9),然后拧紧吊紧螺丝(8)。
打开直管顶端速拆(7)转动U型管(6)的前后角度,可以调节车把和鞍座之间的前后距离,然后压紧直管顶端速拆(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其迪,未经姚其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主泵双向推力轴承供油用油叶轮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向自动平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