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铸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8673.4 | 申请日: | 2012-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1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超群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37/00 | 分类号: | B22D37/00;B22D39/00;B22D4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铸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铸造系统。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的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铸造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性能的铸件成形方法。铸造可以生产出形状比较复杂的铸件,因此铸造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铸造成形过程中,若控制不好浇铸液体的流入速度和流量,铸件内部很容易产生缩松、缩孔、气孔等缺陷,严重时会导致铸件达不到其所需的技术指标和应用性能而报废;除此之外,在铸造中,还需要控制冷却的温度,若冷却温度不合理,也会对铸件的技术指标和应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铸造过程中,上述这些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对铸件的成形关系重大。
现有技术中铸造时这些主要参数都是靠手动调节,浇铸液体的流量通过手动阀来调节,流速通过手动旋钮来调节,由于手动调节很难达到准确的位置,且增加了人为等不确定因素,使铸造过程难以达到平稳的状态,使铸件的性能达不到其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出现铸造失败的频率较高,不仅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返工率,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铸造系统,以达到使铸造过程自动化,更稳定的控制铸造过程中各个参数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铸造系统,包括浇铸系统和控制所述浇铸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控制台和储存有铸造工艺参数的PLC,所述PLC设有能实现人机对话的PLC触摸屏;所述PLC设于所述控制台内部,所述PLC触摸屏装设于所述控制台 的控制面板上;所述PLC触摸屏通过所述PLC调节和监控所述浇铸系统。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PLC电连接,通过所述变频器控制铸造速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流量计和与所述流量计相连接的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流量调节阀分别与所述PLC电连接,通过所述流量调节阀控制冷却液体的流速和流量。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动执行器,所述电动执行器与所述PLC电连接,通过所述电动执行器控制浇铸液体的流速和流量。
优选的,所述控制台还设置有准备开关和启动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铸造系统,通过PLC的控制,使整个铸造过程实现自动化,并通过PLC来控制铸造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尤其重点对浇铸液体和冷却液体的流速和流量的调节,以及对铸造速度的调节,使铸造过程能以预设的参数值保持稳定的工作,保证成形铸件的质量和性能,避免铸造失败的出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铸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铸造系统的控制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标号表示部件的名称:
1、浇铸系统;2、控制台;3、PLC;4、PLC触摸屏;5、变频器;6、流量计;7、流量调节阀;8、电动执行器;9、准备开关;10、启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铸造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浇铸系统1和控制浇铸系统1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一控制台2和储存有铸造 工艺参数的PLC3,PLC3设于控制台2内部;PLC3设有能实现人机对话的PLC触摸屏4,PLC触摸屏4装设于控制台2的控制面板上;PLC触摸屏4通过PLC3调节和监控浇铸系统1;控制系统还包括变频器5,变频器5与PLC3电连接,通过变频器5控制铸造速度;控制系统还包括流量计6和与流量计6相连接的流量调节阀7,流量计6和流量调节阀7分别与PLC3电连接,通过流量调节阀7控制冷却液体的流速和流量;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动执行器8,电动执行器8与PLC3电连接,通过电动执行器8控制浇铸液体的流速和流量;控制台还设置有准备开关9和启动开关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超群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超群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膜体声波谐振器、滤波器、双工器和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