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8000.9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2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让;金原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7/14 | 分类号: | H02K37/14;H02K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陈桂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详细地说是涉及在轴承结构具有特征的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马达的轴承结构,在轴向两侧、即前侧及后侧分别设置轴承,并且利用这两个轴承将旋转轴、即轴轴支承为能够转动。
对此,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6-225510号公报中,公开有只在轴向的单侧设置轴承的结构。该只单侧的轴承结构(以下还称为“单臂轴承”)通过沿轴向形成得长而只对单侧进行支承,从而只设置一个轴承即可,能减少部件数量。
但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6-225510号公报中记载的只单侧的轴承为,在其内周支承旋转轴、且其外周通过压入或铆接而被固定于马达壳体的结构。
这样,由于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6-225510号公报所记载的马达中,轴承通过压入或铆接而被固定于马达壳体,因此在对转子与定子进行组装时,存在转子相对于定子轭内周面的位置精度难以提高的问题。
另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6-225510号公报所记载的马达中,难以实现马达输出轴与安装马达的对象物的同轴,虽然为了实现同轴而必须设定一些基准,但若设定一些基准便会出现部件数量、工数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只在单侧设置轴承的结构中,容易地提高组装精度的马达。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中,具备转子的旋转轴即轴、对上述轴进行轴支承的轴承、定子组件、位于上述定子组件的一端的前板、以及位于上述定子组件的另一端的端板,上述轴承与上述前板和上述端板中的任意一方(优选利用树脂)一体地形成。
另外,有时将一体地形成的上述轴承、以及上述前板或上述端板标记为一体成形,有时将与上述轴承一体地形成的上述前板标记为轴承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式中,具备转子的旋转轴即轴、对上述轴进行轴支承的轴承、定子组件、位于上述定子组件的一端的前板、位于上述定子组件的另一端的端板、以及具有供上述轴贯通的贯通孔的基准凸台,上述轴承及上述基准凸台与上述前板和上述端板中的任意一方(优选利用树脂)一体地形成,并且上述基准凸台形成为朝向与上述定子组件相对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情况中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贯通孔的内周比上述轴的外周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情况中的再一另一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的一体地形成而成的部件还与定子组件(优选利用树脂)一体成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情况中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轴承的长度L与上述轴的直径D的关系优选为2D≤L。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情况中的再一另一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轴承的内周与上述轴的外周之间还具有由金属形成的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由于能够通过一体成形而实现马达定子内径与轴承内径的同轴,因此能够对马达的轴抑制由同轴偏移所带来的齿槽转矩的增加。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式,能够抑制由前板与端板的同轴偏移所带来的、转子的倾倒,能够降低摩擦损耗(摩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其他方式,通过将基准凸台与轴承、板一体成形,能够提高组装精度、降低组装成本。例如,在应用到使车辆的速度表等的指针(指示器)等转动的仪表用马达的情况下,能够将马达直接固定于基板或仪表的显示板,同时能进行定位。即,基准凸台与轴的定心容易,能够高精度地确定指针(指示器)等的位置,能够进行基于指针(指示器)等的准确的指示。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另一其他方式,通过使轴的长度为规定的范围,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定位。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其他方式,由于能够提高转子与定子的同轴度,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转子外周面与定子的接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另一其他方式,通过使马达安装侧的轴承为单臂轴承,在轴向上与轴承相反一侧的板能形成为平整的结构,能够形成为密闭性好的马达。
即,根据本申请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在只在单侧设置轴承的结构中,能容易地提高组装精度的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轴位置处的侧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轴承部10、前板7和基准凸台9构成的一体成形部件的侧剖视图。
图3是示出组装图1所示的步进马达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