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颅内血肿助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7035.0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邓淑凤;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满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4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肿 助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外科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颅内血肿助吸器。
背景技术
颅内血肿是一种高危度病症,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要求很高。目前在临床使用有脑穿刺针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器械,以减少开颅清除血肿的风险和痛苦,患者死残率较低。但现有的微创手术器械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一是不能在术者的直视下操作,要凭经验和操作熟练程度,操作不当就容易损伤颅内血管,引起再出血;二是由于血肿部位多处于脑组织深部,必须切开部分脑组织才能清除血肿,这样就造成创伤面加大,形成二次伤害;三是器械插入颅内的长度不易掌握,但在清除血肿过程中,不免有人为牵拉脑组织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脑组织的人为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颅内血肿助吸器,以解决手术操作中对患者大脑组织造成的过大伤害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颅内血肿助吸器,包括脑穿刺针,在所述脑穿刺针外部套接有锥头插管,在所述锥头插管外部套接有管套。
在所述锥头插管的上端制有承托在所述管套上端口上的外凸沿。
在所述管套的下端制有与所述锥头插管锥度相同的锥环。
在所述管套上套接有固定卡。
在所述脑穿刺针上套接有活动式握持头。
本实用新型是在颅骨钻孔后,先用脑穿刺针插入脑组织,以确定血肿的深度和方向,然后拔出脑穿刺针中的探针,再沿着脑穿刺针插入锥头插管和套管的组合体,利用该组合体在大脑组织中缓慢扩宽、进入血肿腔,到位后拔出锥头插管和脑穿刺针,利用套管的大孔径进行视野下的血肿的清除。固定于套管外部的固定卡是根据CT片确定的血肿深度而预先定位以设定探入深度的部件,通过固定卡在颅骨上的穿入限位,就可以准确控制锥头插管和套管组合体在脑组织中的探入深度,从而有效防止过多探入脑组织的情况发生,减少甚至避免对脑组织形成的硬性牵拉。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切开部分脑组织清除血肿的操作模式改变成用锥头插管和套管缓慢扩宽脑组织进入血肿腔内清除血肿的操作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对患者大脑造成的二次伤害,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锥头插管与套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脑穿刺针与锥头插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脑穿刺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固定卡,3、第一紧固螺钉,4、锥头插管,5、吸液孔,6、脑穿刺针,7、握持头,8、第二紧固螺钉,9、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颅内血肿助吸器包括脑穿刺针6、锥头插管4和管套1三大部分。
如图3所示,脑穿刺针6为直杆管体结构,其下端为钝圆形封口结构,在下端侧壁开有若干吸液孔5;其上端套接有活动式握持头7,该握持头7是通过第二紧固螺钉8予以紧定的,以在探查操作时使用,并在套接锥头插管4和管套1之前取下。在脑穿刺针6的外壁上制有按厘米间隔的标识线,以根据尺寸确定探入深度。探针9穿入脑穿刺针6中,配合探查使用。
如图1、图2所示,锥头插管4套接在脑穿刺针6的外部,在锥头插管4的外部套接有管套1。在管套1的下端制有与锥头插管4锥度相同的锥环。在锥头插管4的上端制有承托在管套1上端口上的外凸沿。当锥头插管4与管套1配合之后,在下端可以形成结构统一、边沿平滑的锥头,以便于在脑组织中扩展和探入。
如图1所示,在管套1上套接有固定卡2,固定卡2通过1—2个第一紧固螺钉3紧定于管套1的外壁上,以形成一个套管下行过程中的限位机构,防止套管1和锥头插管4过深地探入大脑组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满,未经王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7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