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拉式微波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6866.6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一;李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拉 式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炉,具体是一种下拉式微波炉。
背景技术
现有微波炉主要包括炉门1、炉腔2、控制面板3以及其他主要零件,如图1-图4所示。炉门装在炉腔的前面,控制面板安装在炉腔的前板前侧,控制面板位于炉门和炉腔之间。控制面板包括螺钉柱6、扣位结构9。螺钉柱垂直于控制面板和炉腔前板4,而且在控制面板正面突出。在固定控制面板过程中,将扣合结构扣入相应的孔中,将螺钉8打入螺钉柱,螺钉垂直于控制面板和炉腔前板。由于螺钉柱在控制面板正面突出来,需在炉门相应的门缝处做凹槽11对空螺钉柱进行避让。这种结构增加了生产工艺的复杂度,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在产品外观上显得不整齐。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整洁美观的下拉式微波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置的一种下拉式微波炉,包括炉门、炉腔、控制面板及发热元件,炉门装在炉腔的前面,控制面板安装在炉腔的前侧,控制面板位于炉门和炉腔之间,其结构特征是炉腔前板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固定板,控制面板通过螺钉及卡紧机构套装在固定板上并置于前板的前端。
所述控制面板的内侧设有一个以上平行于控制面板正面的螺钉柱,固定板上对应设有一个以上螺钉孔,螺钉通过螺钉孔及螺钉柱实现控制面板和前板的固定。控制面板的内侧设有多个扣位结构,并通过在前板或固定板上配合设置定位孔或定位板实现控制面板的定位固定。
所述炉门的右侧设有盖板,盖板与控制面板的位置相对应;炉门闭合时,盖板覆盖于控制面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下拉式微波炉通过在控制面板设有平行于控制面板和炉腔前板的螺钉柱,以及炉腔对应位置设置固定板。可以避免在前板的垂直方向 设置螺钉孔,避免螺钉柱凸出而裸露出来,避免在炉门组件上做凹槽来逼空,使产品的外观整洁、大方、美观。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现有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为现有控制面板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是现有控制面板的装配图。
图4为控制面板在微波炉本体的装配效果图。
图5(a)、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一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一控制面板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b)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装配图。
图8是图7中控制面板在微波炉本体的装配效果图。
图中:1为炉门,2为炉腔,3为控制面板,4为前板,5为固定板,6为螺钉柱,7为螺钉孔,8为螺钉,9为扣位结构,10为盖板,11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5-图8,一种下拉式微波炉,包括炉门1、炉腔2、控制面板3及发热元件,炉门1装在炉腔2的前面,控制面板3安装在炉腔2的前侧,控制面板3位于炉门1和炉腔2之间,炉腔2前板4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固定板5,控制面板3通过螺钉及卡紧机构套装在固定板5上并置于前板4的前端。控制面板3的内侧顶部设有一个平行于控制面板3正面的螺钉柱6,固定板5上对应设有一个螺钉孔7,螺钉8自上而下通过螺钉孔7、螺钉柱6实现控制面板3和前板4的固定。控制面板3的内侧设有多个扣位结构9,并通过在前板4或固定板5上配合设置定位孔或定位板实现控制面板3的定位固定。炉门1的右侧设有盖板10,盖板10与控制面板3的位置相对应;炉门1闭合时,盖板10覆盖于控制面板3的外侧。
安装时,首先将控制面板3内侧的扣位结构9扣入炉腔2前板4或固定板5上,然后采用螺钉8把设置在控制面板3上的螺钉柱6和设置在固定板5上的螺钉孔7紧密固定。平行设置于控制面板3正面上螺钉柱6结构,可以避免在前板4的垂直方向设置螺钉孔7,避免螺钉柱6凸出而裸露出来,避免在炉门1上做凹槽11来逼空,使产品的外观整洁、大方、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6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