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6846.9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詹森·李;杰里米戴维·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SF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5/00 | 分类号: | F16L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德文郡巴***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其包括首尾彼此相连的第一和第二管道部件;尤其但不限于涉及那种烟囱形式(比如双壁烟囱)的管道。
背景技术
将首尾彼此相连的预制烟囱零件装配成双壁烟囱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为此,烟囱部件在每端均配置有各自的公和母连接装置(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devices),通过将一个部件的母连接装置与另一个部件的公连接装置接合,部件被互相连接起来。
在已知的烟囱系统中,公和母连接装置具有将其两者中一个安装到另一个中的圆周表面,而且被配置有倒钩形式的协作突起(cooperating projections),该突起通过冲制工序产生,冲制工序切割圆周表面的板材(sheet material)以形成突出的切割边缘,该切割边缘提供突起的接合表面。切割表面向连接装置的圆周方向倾斜,且因此以螺纹的形式协作,以在相对旋转时将连接装置推动在一起。
这种系统的问题在于:由于突起是通过切割连接装置的材料而形成的,因此在连接装置中会形成缺口,这些缺口允许双壁烟囱的内、外壁之间的水或水气进入。该问题在遭受台风以及其他强降雨情形的地区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其包括通过连接机构(coupling arrangement)被首尾彼此相连的第一和第二管道部件,该连接机构包括协作的公和母连接装置,公和母连接装置中的一个可在另一个内相对旋转,连接装置包括圆周表面,圆周表面由板材形成且具有彼此接合的(interengaging)的突起,该突起由板材的不穿透变形而形成;至少一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是细长的(elongate)且向圆周方向倾斜。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装置上的彼此接合的突起都是细长的且向圆周方向倾斜。倾斜的角度可以是能使连接装置正确接合的任何合适角度;当两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都是细长的且向圆周方向倾斜时,在两个连接装置上的倾斜的角度可以是相等的。倾斜的角度可以(例如)不小于8°且不大于12°,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为10°。
每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被周向间隔开一足以允许另一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轴向通过的距离。位于两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外形。在至少一个连接装置上的每个突起可以具有大体的长方形形式(其包括彼此平行的侧壁,侧壁在各端部由弯曲的端壁彼此连接)。突起可以在向外的方向上为锥形的。
至少一个连接装置或管道部件可以被设有礅座装置(abutment means),礅座装置限制管道部件向彼此的相对移动。因此,突起的彼此接合配合上礅座装置处的接触可以产生楔入效应(wedging effect),以提供管道部件之间的稳定连接。
管道可以是双壁的管道,且每个管道部件均具有间隔开(spaced-apart)的内壁和外壁。每个连接装置可以被构造以提供各自的管道部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密封外壳(sealed closure),从而使得内壁与外壁之间的空间被本质上与外界隔绝。
管道可以是烟囱,其可能不仅包括第一和第二管道部件,而且还进一步包括管道部件和/或辅助部件—例如:T形管(tee fittings)、弯头(elbows)以及支撑和连接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更清晰地阐释其如何发挥作用,通过示例的形式引用了附图,其中:
图1是双壁烟囱的一部分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的烟囱的一个部件的端视图;
图3是图1的烟囱在安装好后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图1的烟囱的公连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连接装置的端视图;
图6是图1的烟囱的母连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连接装置的端视图;
图8是图4的一部分的放大图;以及
图9是图8沿IX-IX线断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烟囱的局部,其包括由多个预制的管道零件或部件组装而成的管道。图1显示了第一管道部件2和第二管道部件4,第一管道部件2和第二管 道部件4均一端具有公连接装置6、另一端具有母连接装置8(图2)。如图1所示,通过将第一管道部件2一端的公连接装置6和第二管道部件4另一端的母连接装置8接合,管道部件2、4能被首尾连接在一起。一旦相互接合在一起,就通过锁紧箍10来进一步确保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F有限公司,未经SF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6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