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PU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6357.3 | 申请日: | 2012-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盛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宝华 |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彭晓玲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pu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PU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CPU散热器叶片都是采用多个金属单片通过外力挤压组成等间隔设置的CPU散热器叶片主体,CPU散热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分布在挤压部分,由于挤压后金属叶片之间接触不够紧密,间隙大,导致热阻增强,热传导慢,使CPU散热效果差;另外,各个金属散热片的外扩散热部分无固定结构,使该部分一旦受外力作用,往往造成不规则变形,导致散热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不等,也影响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CPU散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和导热管;散热器主体由多个弧形散热片挤压形成,具体包括:挤压部和由挤压部向外延伸的外扩部,外扩部呈扇形结构,且上表面周向具有弧形容纳槽,导热管布置在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导热管呈S型布置在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导热管为铜质。
进一步地,导热管缠绕挤压部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外扩部的弧形散热片之间的铆合结构,该铆合结构位于外扩部的弧形容纳槽的下面或者盖设在弧形容纳槽上且包住导热管。
进一步地,铆合结构包括:矩形底板、卡扣、卡孔和限位侧板;卡扣的上端可弯折为钩状,下端连接到矩形底板的上边中部;卡孔与卡扣适配,且位于矩形底板的下端;限位侧板为两个,分别竖直设置于矩形底板的左右两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CPU散热器采用扇形外扩部和紧密接触的挤压部,使得散热片之间热阻减小,提高了导热速度;另外,S型导热管的设置,使散热器的热量通过导热管快速导热,达到了更好地的散热效果;还有,铆合结构布置在外扩部相邻的两个弧形散热片之间,以支撑和固定等间隔设置弧形散热片,防止弧形散热片受外力作用不规则变形,导致散热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不等,从而影响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仰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铆合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铆合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看图1至图8,该CPU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铆合结构2和导热管3。其中,散热器主体由多个弧形散热片1挤压形成,具体包括:挤压部11和两个外扩部12。挤压部11紧密接触,间隙小。两个外扩部12分别位于挤压部11的两端,并呈扇形结构向外发散;两个外扩部12的上表面周向具有弧形容纳槽,导热管3为铜质,呈S型布置在该容纳槽内,且缠绕挤压部11两周,无需通过其他介质来传输热量,使散热器的热量通过导热管快速导热,以达到更好地的散热效果;铆合结构2设置在两个外扩部12的弧形散热片1之间,且位于外扩部12的弧形容纳槽的下面或者盖设在弧形容纳槽上包住导热管3(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铆合结构2使得外扩部12结构牢固,不易变形。
如图9和图10所示,铆合结构2为铝制,具体结构包括:矩形底板21、卡扣22、卡孔23和限位侧板24。卡扣22为矩形,上端可弯折为钩状,下端连接到矩形底板21的上边中部。卡孔23为与该卡扣22适配的矩形,且位于矩形底板21的下端。限位侧板24为两个,分别竖直设置于矩形底板21的左右两边。
组装时,铆合结构2布置在相邻两个弧形散热片1之间,一个相邻铆合结构2的卡扣22弯折为钩状后勾住另一个铆合结构2的卡孔23,弧形散热片1抵住其中一个铆合结构2的限位侧板24,该限位侧板24对相邻两个弧形散热片1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宝华,未经盛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6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