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艺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6226.5 | 申请日: | 201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沈豫浙;王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杯,尤其涉及一种在底部设有可拆卸集茶罩的茶艺杯,属于茶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技术的茶杯是将茶叶放入杯中泡茶饮用,最后将茶叶渣倒掉,为了在喝茶时使茶叶不会进入口中,人们常采用将茶叶装入小袋中或者放入茶杯上部的筛网中泡饮,袋装茶需要额外增加袋子成本,而在茶杯上部设置筛网,在茶杯中的水不满或剩余水较少时,水与茶叶就不能充分接触。也有的茶艺杯使用由陶瓷制成的带孔的储茶罐,泡完茶后需要将储茶罐取出,使用起来不方便,且提取储茶罐时会导致茶水滴漏,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专利200820086755.8采用在茶杯底部放置隔离层来阻挡茶叶。在本实用新型未作出之前,还没有在茶杯底部设有可拆卸集茶罩的茶艺杯,尤其是在茶杯底部设有可拆卸集茶罩的陶瓷茶艺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克服现有茶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在茶杯的底部设有可拆卸集茶罩的茶艺杯。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艺杯,由杯碟、杯体、集茶罩和杯盖组成。其中,杯体置于杯碟的上方;所述的集茶罩的底端即开口端设有一个支撑环和两个对称布置的卡头,其顶端和侧壁均设有透水孔,集茶罩置于杯体内;杯体的底部设有卡槽,在卡槽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卡口,在杯体的外侧设有一个把手;集茶罩通过卡头、卡槽与杯体相连接;杯盖置于杯体的上方。
所述的集茶罩的高度是杯体的高度的1/3~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在杯体的底部设置可拆卸的集茶罩,可将茶叶放到集茶罩内,使用本实用新型喝茶时茶叶不会漂浮到集茶罩的外面,人也不会喝到茶叶,茶叶用完后可以拆卸掉集茶罩,倒出茶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外形美观,把手的设计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茶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碟;2.杯体;3.集茶罩;4.杯盖;201.卡槽;202.卡口;203.把手;301.支撑环;302.卡头;303.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茶艺杯,由杯碟1、杯体2、集茶罩3和杯盖4组成。所述的杯体2置于杯碟1的上方,集茶罩3置于杯体2内,杯盖4置于杯体2的上方。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杯体2的底部设有卡槽201,在卡槽201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卡口202,在杯体2的外侧设有一个把手203。
如图4所示,所述的集茶罩3的底端即开口端设有一个支撑环301和两个对称布置的卡头302,其顶端和侧壁均设有透水孔303。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集茶罩3通过卡头302、卡槽201与杯体2相连接,集茶罩3的高度是杯体2的高度的1/3~1/4。
使用时,先将茶叶放在杯体2的底部中间位置,然后将集茶罩3的开口端朝下放入杯体2中,使集茶罩3上的卡头302对准杯体2上的卡口202,待支撑环301接触到卡槽201的上端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集茶罩3使卡头302进入卡槽201内,便完成集茶罩3的安装。当需要取出茶叶时,再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集茶罩3,使卡头302对准杯体2上的卡口,卸下集茶罩3便可倒掉茶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6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